极盛时期|如果可以假设,让明朝和唐朝作战,谁才是赢家?

康熙皇帝对大明极盛时期的评价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后世则评价为:“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结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起来就显得相当威武霸气,令人敬畏。唐朝呢?更不用说,俨然就是国人心目中最强盛、最开明、最包容的时代,让人流连忘返。那么,如果可以假设,让极盛时期的唐朝和明朝进行对决,谁才是人生赢家呢?在此,笔者从如下几方面作分析,欢迎各位点评!注:唐朝极盛时期在贞观至开元年间,明朝是洪武到永乐之时。
极盛时期|如果可以假设,让明朝和唐朝作战,谁才是赢家?
文章插图
第一、武装力量唐朝建立后,在北魏均田制的基础上,推行府兵制。进入府兵的居民,平时在家务农,战时自备武装,追随将帅出征,战争结束继续回来务农。如此一来,国家便能节省开支,军队也便于征召,兵力最多时达到48万。明朝和唐朝类似,但人口更多,依据卫所制度,永乐时期,兵力最多200万。武器装备上,唐朝装备有少量重装骑兵,即所谓的玄甲军,其余则以弓箭、马刀、长枪等传统冷兵器为主要装备。明朝时,军队已经装备有热兵器,典型代表就是经过沐英改进后的三眼火铳,而且大明有专门的火器部队,即是神机营。水师方面,没可比性,装备大炮的大明舰队碾压唐朝,百分百胜利。所以,武装力量上,明朝胜于唐朝。
极盛时期|如果可以假设,让明朝和唐朝作战,谁才是赢家?
文章插图
第二、名将武力值若说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朝代,唐朝、明朝当仁不让,均有实力争夺一哥之位置。先看唐朝,贞观至开元年间,比较拿得出手的名将有李靖、徐世绩、苏定方、王玄策、薛仁贵、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等,这些人都是横扫漠北、西域、青藏高原的主,武力值相当高。明朝方面,洪武至永乐年间,名将有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汤和、邓愈、沐英、蓝玉、郭英、张玉、朱能等,当然还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即是明成祖朱棣,五次远征大漠的主。就从他们的战绩而言,唐朝、明朝的这些将领,势均力敌,不分伯仲。所以,在名将武力值方面,双方差不多,就看战局如何发展了。
极盛时期|如果可以假设,让明朝和唐朝作战,谁才是赢家?
文章插图
第三、对手实力毕竟双方不是同一个时代,没有真正的较量过,所以,谁的军事力量更胜一筹就看他们和怎么样的强敌过招了。先看唐朝,在天宝之前,唐军所面对的劲敌比较多,各路农民起义军、西突厥、东突厥、高句丽、吐蕃、吐谷浑、阿拔斯王朝等。交战的结果是,唐军胜多,但失败也不少,有时候还要暂时向对手屈服。例如,李世民就曾对突厥搞妥协,积蓄力量后再反攻;唐朝进军河西走廊时,曾被薛举打得落花流水;唐太宗征伐高丽,损失惨重,被迫撤兵。再看明朝,从朱元璋横扫南方各路诸侯,到七次远征大漠,再到明成祖五次北伐,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强敌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蒙古骑兵等,无不败下阵来。就对手实力而言,退守漠北的北元在军事上远强于突厥、高句丽,以及阿拔斯王朝。就此而言,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应该强于唐军,就极盛时期而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