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臧荼|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权?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吃货新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权?西汉初年在承袭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了各路诸侯王,郡县和封国共同存在,简称郡国并行制。而拥有封国的诸侯王又分同姓诸侯王和异姓诸侯王。刘邦封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并且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同时存在过一段时间,不过后来的异姓诸侯国除了长沙国传承下去外,其余的异姓诸侯王要么就是被杀了,要么就是被降爵位了。
燕王臧荼|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权?
文章插图
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实属是无奈之举。早在楚汉争霸时期,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实力并壮大自己的队伍,就封韩信、英布为王。建立汉朝以后刘邦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和燕王卢绾。这些诸侯王中有本来就相对独立的诸侯,有凭借功劳新封的诸侯,也有凭借自己原六国贵族后裔的身份被封的诸侯,还有比较特殊的燕王卢绾,他是接替燕王臧荼的位置。
燕王臧荼|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权?
文章插图
那么哪些是本来就相对独立的诸侯呢?这得看看项羽当年建立西楚后封了哪些王。项羽进入咸阳后在得到天下共主楚怀王得同意下,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分别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这些诸侯王中有的在楚汉争霸中被消灭,有的倒向刘邦阵营,像燕王臧荼、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三人就因为投靠刘邦最后在汉朝建立后封国得以保留,不过他们的势力在自己的地盘上一直比较独立,刘邦就算想要废除他们的封国也没那么容易。
燕王臧荼|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什么要实行郡国并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权?
文章插图
而彭越、韩信、张耳三人则是刘邦新封的诸侯王。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被项羽3万大军击败,以刘邦自己的实力实在无法与项羽相抗衡,迫于形势刘邦也只得分封一些新王。其中张耳虽然被项羽封为常山王了,但是陈馀于公元前205年攻破常山,张耳败走。所以与韩信和彭越一样,张耳在投向刘邦阵营时也是毫无根基。刘邦封张耳为赵王、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后,他们三人的地盘都是刘邦新占领的分封给他们。不过在西汉建立后他们的封国也都相对独立了,再加上打天下时功劳颇大,刘邦也只能保留他们的诸侯王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