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浅析关羽成孤军并败亡的原因( 二 )
文章插图
二、关羽和孙权的后期战略武帝纪:“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同载于吴主传二。赵俨传:“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吕蒙传:“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陆逊传:“逊径进。。。。。。备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是岁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也。”吴主传二:“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吴主传二:“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同载于潘璋、朱然传。武帝纪:“二十五年(220)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从上引的记载来看,关羽为徐晃所败后并未就此退回江陵,到听说孙权攻荆州后才南还,并遣使与吕蒙交涉。交涉未果后,欲从当阳西向宜都郡。关羽选择这样的路线有两个根本原因:1、进则可以收拾兵马以夺回失地;2、退则可西向入蜀。而此时陆逊等在拿下公安、江陵等城池后,直接西向,已先一步抢占了宜都境地。孙权选择这样的路线也有两个根本原因:1、如[志]中所言,守峡口以备蜀;2、即时切断荆、益的联系。关羽虑不及此,以至困守麦城。于是,关羽又诈降欲从临沮北上庸等地。但潘璋、朱然等又先一步断其归路,经临沮南下,住夹石,于章乡斩获关羽父子等人。其实站在孙吴的立场上来看,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本无可厚非。就此来说,他们完成得非常漂亮。然孙吴方做得最错的就是击杀关羽,此才是导致联盟破裂的根本原因。或言吴人既已取其地,又何必非至关羽于死不可呢?何况当时他们还是盟友关系。殊不知此实乃吴人杀人灭口,然后找诸多借口将过错推到关羽身上。
文章插图
三、关羽为何成孤军首先,为什么关羽出兵之初刘备等不派兵往援?这是刘备方整个战略目标所决定的,刘备等并不奢求关羽能夺得某座城池,只需他扰乱曹操的视线而已。对此,曹魏方是知道的,因此只派遣曹仁往讨,曹操则亲率大军向西以应付刘备的主力部队。孙吴方也知道,所以一直没有大动作,因为襄阳至江陵也就三百多里,轻骑一日一夜既可赶回。等到曹魏来使,得知关羽已临时更改作战计划,注意力集中在北,才决定趁机偷袭荆州。其次,为什么在关羽更改战略后刘备等不派兵往援?在刘备方面接到关羽送来的玉玺和将破樊城的报告后,认为对方援军已没,樊城又坏,已方还有刘封、孟达等援在彼,情况极其有利,战事应可马上结束,无需往援。即便不能适时攻下襄樊,关羽仍可退守荆州,对当初的战略计划无甚差别。可刘备和关羽都没料到的是刘封、孟达等根本未发一兵一卒,并且麋芳、士仁等相续不战而降。再次,为什么关羽军败后刘备也不往援呢?这里是由孙吴方的战略所决定的。吕蒙等进至江陵、公安,而麋芳、士仁等以城降。陆逊又马上西进至宜都郡,太守樊友弃城而走(这人怕是不敢回去交差的),其余皆降。即时割断荆、益的联系。更甚至可令已降官员将假消息报于蜀。则刘备等不得而知。且时已值十一月,待到刘备得知真相时,米已成炊。咎其败亡的原因,实是出在同僚和盟友身上,怨不得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不可能要求谁谁把所有事情都想到。某些人只因事不关己而信口雌黄,若是时下有人论及当年日军侵华的罪魁祸首非是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和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而是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诸位又当如何?附:当时局势曹魏方于整个过程中(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造反作乱者有五批,除候音、吉本得人外,尚有三次。一、关羽传:“(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同载于蒋济、满宠、官宁传。
- 全军覆没|孤军抗敌半个世纪,全军覆没,解读大唐帝国最精锐部队——安西军
- 部队|一场名垂军史的恶仗:一支孤军陷入绝境,却突出十倍之敌的重围
- 退敌|此人孤军退敌,曾击败曹魏四大名将,为何不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
- 北洋水师|大清曾有4支舰队,为何只有北洋水师孤军奋战?李鸿章要负全责!
- 坚守|至今成谜:唐朝安西孤军为何能坚守半世纪,考古视角为你揭开奥秘
- 困守|他是大明最后的忠臣,孤军困守城池81天,杀死清军7.5万人
- 俘虏|红军师长孤军血战湘江,自断其肠宁死不当俘虏,壮举永留青史
- 机关算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咸丰帝临终前机关算尽,为何还是功败垂成
- 进攻|二战沙漠争夺战,英军破译了德军密码,为何隆美尔还能孤军突进?
- 等功一|孤军深入敌营,负重伤舍命夺取敌军碉堡两座,埋名64年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