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俄罗斯钢铁城市:二战时涌入60万青年,生铁产量已超5亿吨
二战系列丛书《反攻柏林》中曾写到:“成千上万辆苏制坦克和装甲车,浩浩荡荡地向柏林开去”,可想而知,数万辆苏联坦克起到了二战的决胜作用,甚至在冷战时代也是对手最忌惮的力量。
而这些“钢铁洪流”的背后,是60多万青年的默默付出,曾创下年产上亿吨军用钢铁的记录,也因此创立了苏联第一座“钢铁城市”--马格尼托格尔斯克(下称马格尼城),乃至现在也依然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马格尼城创立于1743年,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在叶卡捷琳堡400公里外的边界处设立奥伦堡阵线,马格尼城的前身就是其中的一座要塞。几年后,两个矿主在要塞附近发现了铁矿石,于是向女皇请愿开采并起名为“磁石山”,据说因指南针受磁场影响经常失灵而得名,当时最高年产也就5万吨生铁。
随着二战迹象愈加明显,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将马格尼城列为大后方钢铁生产基地,邀请两队美国专家前来设计工业与城市蓝本,对标当时最先进的美国工业中心加里和匹兹堡。虽说这是美苏第一次工业合作,但很快就产生分歧,因为美方工程师考虑的是长期影响,而苏联更在意的是产能。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美方设计思路中,马格尼城应遵循线性城市设计,即各个厂房与居住区平行设立,中间以绿化带和公路相隔,既能保障生产进度,也能减少工人通勤时间。但苏联却认为此举会大大减缓产能,执意将厂房与住宅区分别设立,不欢而散后,苏联工程师在设计基础上扩大了足足四倍面积,使得第一年钢铁产量就超过400万吨,1930年以千万吨产能位列世界第二。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虽说产量迅速提高,但苏联却对虎视眈眈的德国不敢掉以轻心,在进度和供应严重不足的前提下,先后分三批号召全苏青年前来马格尼城参与建设,其中第二批20万人专门负责修建厂房与住宅区(据说部分来自古拉格集中营),第三批40万人则分散在车里雅宾斯克至哈萨克边境之间全力挖掘矿石。60多万青年涌入马格尼城,以冻死一万多人的代价,最终创造了巅峰期年产上亿吨的产量。(2005年时,生铁总产量已超过5亿吨)。
当时的美方设计师劳尔对比表示:成绩是很耀眼,但最终会不可收拾。
- 犹太人|二战时,德国极力迫害犹太人,却为何仍有15万犹太人加入德军?
- 二战后,骆驼香烟成为了德国的通用货币,美国士兵大发其财
- 二战|二战期间,少见的女子防空部队,见证轴心国实力不复当年
- 参加过二战的“熊士兵”:不仅会抽烟喝酒,几百斤炮弹扛起就跑
- 二战时欧洲这些国家,不仅没受战争摧残,发展得还非常好
- 二战“图-2”轰炸机:一群特殊囚犯的杰作,来自北方的“神之怒”
- 真实的德军有多强?可别被美剧给骗了,二战的德军可没那么好对付
- 赔款最多的国家并非清朝,此国要赔一万亿,现在刚还完二战赔款
- 二战哪国的损失最大?英国直接从最强沦为二流,海外领土几乎丢失
- 国内寡头横行,女性出卖身体生存,乌克兰为何还与俄罗斯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