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司马懿的儿子们都是人中龙凤,为何诸葛亮的儿子却是碌碌庸才( 二 )


但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诸葛亮是在具有突出超绝的才能,有了绝对稳固的地位以后,才追求做“君子”的。在没有这一切之前,他的人生追求是“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两个人都是辅国的大才,并不是所谓的“君子”。而处在多事之秋的蜀国,需要的也是大才,而不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君子。
所以说,诸葛亮当时的教育内容,对诸葛瞻的成长是不利的。
司马懿就不同了。司马懿教育儿子们要学会藏锋,要学会装,要大智若愚。心中的想法,绝对不能轻易地暴露出来。做事情要稳重,不要轻易做决定,一旦做出了决定,又必须快准很。可以说,司马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儿子们做了一个虚伪的“小人”。
但是,在危机四伏的魏国政坛,要能够处理好各种矛盾,要能够在各种势力的角逐和拼杀中脱颖而出,做一个“小人”,显然是最恰当的,显然才是能够笑到最后的。
当然了,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说诸葛亮的《诫子书》不好,并不是说做“小人”比做“君子”好。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显然司马懿的教育更成功。
(参考资料:《三国志》《诫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