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罢相、自杀、腰斩、灭族,汉武帝十三宰相不同结局,写尽人生哲理(11)


如果说公孙弘为官为人巧而诈、巧而伪,让人瞧不上,鄙其为人,那么这个压轴出场的田千秋,不但当了十二年的太平宰相,还为人老成持重,朴实敦厚,为国为民,曾在始元六年成功主持召开盐铁会议;开凤元年,平定燕王刘旦之乱。
真是要人品有人品,要人缘有人缘,要功业有功业,最后还和公孙弘一样,富贵安然的老死于宰相之位,实在是人生最大赢家。
说起他当宰相的过程,也是个传奇。
他原先是汉高祖陵寝的守墓人,在汉武帝晚年,有一天上书武帝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明眼人一听就知道,他编瞎话说的是汉高祖)对他说: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
意思是,儿子动老子的兵,确实应当被打一顿;皇帝的儿子因为过错杀了人,有什么啊,毛毛雨啦。
武帝正后悔杀了太子刘据呢,但又不好说杀错了。这一番话,既巧妙的替太子鸣了冤;又维护了武帝的面子,于是汉武帝大悦,立刻召见了他,并给他封了个大鸿胪的官。数月后,刘屈氂被腰斩,武帝旋拜田千秋为宰相。
从一介守墓人,到得登宰相大位,田千秋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火箭一般的升官速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田千秋当了宰相之后,还曾上书武帝,希望他: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
意思是,陛下您已经为国劳苦多年,现在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啦。
后元二年二月,汉武帝病逝,太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继位的少帝对田千秋,愈加礼遇敬重。他又为人谦逊,不贪名利,所以自然得以寿终正寝。
纵观武帝十三相各自不同的人生悲喜剧,还有他们为官作宰之后,在为与不为、乱为之间的人生抉择,让人不得不感慨,身处朝堂之上,处处江湖凶险、如履薄冰。做官难,做宰相更难,做武帝朝的宰相,难上加难。
忽然想到和庄子有关的一则故事说: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会根据外部环境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即在有用无用两者之间随机应变。
若将武帝十三相的故事质之庄子,想必先生定会翛然一笑道:周将处乎为与不为之间。
只是,这为与不为,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