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这锅王振背了570年,明英宗要是走紫荆关,能避免土木堡惨败吗
文章插图
编者按:在《土木堡之败明英宗该不该背锅?指挥差一截,还低估瓦剌的铁骑大军》一文中,我们介绍了土木之变战前明英宗出征时的局势。那么,我们现在来讨论另一个土木之变的关键点——是否因为取道居庸关回师才导致了土木之变?
文章插图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燕山、雁门山以外,也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以北的地区,不但相对平旷,而且对于蒙古草原可以说是空门大开。
文章插图
▲1449年7月19日,明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1449年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寻求与也先决战。也先并不想马上与明军决战,于是向北撤离。显然由于筹备了半年以上,也先的军队携带了大量的牛羊,可以维持长期的作战。而明军仅仅作了两天的准备,如果停留在大同空耗,补给根本没法维持。
文章插图
▲蒙古枭雄也先明英宗本来打算从大同继续北上与也先野战,但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得到情报,也先已经做好周密的在大同北面伏击明军的准备。加上大同一带当时大雨滂沱,地面泥泞,让明英宗意识到继续北上风险很大,于是决定回返。到了这时候,明英宗才知道自己仓促出兵是多么的鲁莽。实际上,如果后勤准备做得充分的话,明军只需要大军停留在大同与也先长期对峙,也先军中的牛羊吃尽就不得不退兵,明朝也可万无一失地逼退蒙古人。而也先再组织这样一支十万规模的大军就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但因为明英宗的仓促出兵,使得大军不得不在有蒙古军威胁的情况下离开大同,无功而返。
文章插图
▲从地图上看,明军似乎是在长城里面被蒙古军打了埋伏。但实际上明英宗时代只完成了内长城,大同、宣府以北的长城防线合龙是嘉靖中期的事情。图上那一道外长城防线,当时是几乎不存在的。看起来紫荆关离大同要近一些。《明实录》称王振害怕大军踩坏其家乡蔚州的庄稼,才阻止大军由紫荆关回师。但《宣府镇志》显示王振建议明英宗从紫荆关回师,并没有提到自己家乡的庄稼,那么选择从居庸关回师应当是明英宗自己的决定,甩锅给王振属于为尊者讳。但是走居庸关回师一定是明军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关键吗?倒也未必。
文章插图
▲居庸关当代景象走居庸关虽然路途较长,但是途中要经坚城宣府。同时宣府、怀来一带山陵起伏,和山西北部的平旷大有不同。由于长途西征却一仗未打就返程,明军上下都士气低落。加上粮草快速消耗,明军的战斗力快速下滑。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感到走山地丘陵较多,不利于蒙古铁骑冲击驰射的宣府一带,入居庸关返回京师,会较为安全。或者,他仍有依托山地地形在野战中击败蒙古军的幻想。而也先显然非常有耐心,不到最后一刻他不会抛出撒手锏。蒙古军给养充足,军心稳定,而明军给养不断消耗,军心越发动摇。迟一些决战,对也先有利。
- 山西省大同市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 山西省大同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 叶利钦|谁才是苏联解体的真凶?叶利钦:这锅我不背,此人才是罪魁祸首!
- 身份证|三国人物多重名,表字来当身份证?这锅王莽得背
- 内务府|慈禧的生活质量太好,一天要吃500个鸡蛋?慈禧:这锅我可不背
- 三大|中国三大名著全部出自明朝,早已说明一切,文字狱这锅明朝不背
- 宋朝|宋朝与清朝百姓差距能有多大同样是生死存亡,却不是一样的窝囊!
- 惹事生非|《大明风华》里惹事生非的国舅张克俭,其实是替太监王振背了锅
- 解体|苏联解体的真凶是谁叶利钦这锅我不背,此人才是罪魁祸首
- 父母|周震南父母变老赖欠债过亿,公司避嫌发声明谴责对方,这锅谁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