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关键字:梦回明朝、内阁、东厂、西厂,漫谈皇帝为何常年不上朝( 二 )
文章插图
朱棣建立内阁机制,帮助皇帝辅政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常年是从事军事驻防,根本没有正规的接受政务处理方面的经验,虽说有殿阁大学士,但这些大学士只能负责代笔,其他的还得是朱棣自己来审阅,每天光审阅就得耗费朱棣一大堆时间,天天都被困在宫里。后来,朱棣一看这不行,自己才中年怎么天天憔悴的像老年人一样,于是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最好的让人帮自己处理国务,并且自己还能够把控权力,思来想去,就建立了明朝独特的内阁机制。内阁就是筛选出朝中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几个大臣共同执行宰相的权力,变相的就是宰相重新建立了,但这个宰相不同于以前的宰相,这是几个人共同当宰相,这个制度很大程度的帮助皇帝分担了政事压力,同时也让国家的治理更加有序。
文章插图
内阁机制既分权,又有效率,创建“仁宣盛世”不得不说,朱棣的内阁建立很大程度上,使得大明王朝政治发展更加的清明;并且朱棣还建立太子参与内阁制度,这其中的意思就是由太子领衔内阁,太子和内阁几个重臣一起处理国事,既能够锻炼太子,又能够相互监督。那么这个制度在后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呢?朱棣之后的“仁宣盛世”就是在内阁手中一手达到繁荣昌盛的,内阁的价值和效率也因此高效运作起来,甚至到了明英宗时期,皇帝被俘获了,大明王朝依旧可以没有任何影响的运作,所以说内阁的建立对国家利大于弊。内阁成员官职不高,却凌驾于六部之上全国大小的事务全部交由内阁进行商定处理,内阁是凌驾于六部之上,但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内阁重臣们的官衔都不高,基本都是四五品,而六部的长官基本都是二品,品级的差距让内阁很多时候也不好直接命令六部。
文章插图
后来到了明宣宗时期,朱瞻基看到这个窘况,直接提升了内阁学士的品级,并且内阁首辅是唯一的一个一品官员,其他内阁大学士也是二品左右的官员;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内阁首辅是内阁管理者,那么内阁首辅这不就是宰相吗?内阁首辅受到大学士们制约明朝的皇帝都不傻,内阁首辅虽然有总领之权,却没有总管之权,总管之权依旧在皇帝手里,这就意味着内阁首辅,想施行哪些政策必须好声好气地和其他大学士商量,大学士们举手投票,票数多的就可以施行,也就是说你内阁首辅再厉害,还是得看大学士们的脸色,彼此都僵持着,这直接让皇帝高枕无忧。甚至后期万历皇帝十几年不早朝都能牢牢的把控住权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拴住了内阁这根线,内阁去管理天下,自己管理好内阁就行了;内阁制度也发生过不断的变化,到了后来,内阁竟然拥有了反驳皇帝的权力。
- 太监|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 皇帝|犯人设下“祥瑞之兆”,在监狱留下大脚印,皇帝大喜:赦天下
- 朱元璋这个儿子的后代被监禁一百多年,比庶人还苦
- 在没有监控系统的古代,官府是通过什么手段追捕到那些逃犯的?
- 张东林|对越反击战的叛徒,父母被他气死,晚年被越南囚禁在监狱郁郁而终
- 部下求情别杀俘虏,皮定均不为所动,亲自监斩处决
- 专宠大17岁宫女,晚年感叹膝下无子,太监:您儿子在冷宫6岁了
- 宫女|嫔妃被打入冷宫意味着前途尽毁,太监都抢着去伺候,他们傻吗
- 嫔妃|冷宫凄苦荒凉,为啥却仍有太监想去工作?和里面的年轻妃嫔有关
- 古代太监为何喜欢收养干女儿?并不是为了防老,背后原因太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