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策|三国谋略有3类,鲁肃榻上策、周瑜二分说和诸葛亮隆中对同属一类
文章插图
三国法家曾将战国时期的治国方略所重不同分为法、势、术三类,由于法本身来自于道,所以后世通常以道、势、术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至于三国谋略不胜枚举,我们大致也可以分成这3个类别,我们简单来分析 一下。
文章插图
三国1、道从层面上可以看出来,道的范围最广,涵盖各个方面,通常作为治国方针,实际上是某个势力的战略实施指导,满足这个条件的有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塌上策以及周瑜的二分天下等。
文章插图
鲁肃治国方针不能朝令夕改,所以总体而言,本身有机会制定“道”的人就比较少,能事实成功的就更少了。鲁肃塌上策的核心是占据荆州,鼎足江东,以图天下。塌上策务实又有远见,不过由于更加详细天时更好的隆中策搅局,几乎没能得以遂行。
文章插图
周瑜周瑜的二分天下根据当时的局势来看很艰难,趁曹操对付马超韩遂之际伐蜀,可当时就连入川都是大问题,更何况在短时间内吞下刘备。还有就是东吴蜀汉相争,曹操很可能再次来袭。
文章插图
诸葛亮最后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隆中对的规划是,刘备夺取荆州,和孙权联盟,共抗曹操。隆中对毫无疑问是为刘备量身订做,一手打造的宏伟蓝图。刘备一直按照规划抗击曹操,不和孙权冲突,后来还联手孙权,不过还是占据荆州这一步除了差错,而隆中对也最终因为关羽兵败身死而胎死腹中。
文章插图
2、势势,实际上指的因势利导,是抓住哲学上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让其互相化解来解决问题,三国比较推崇郭嘉作为代表。简单的说,在急攻二袁的时候,二袁的主要敌人是曹操,所以同仇敌忾,一旦曹操缓攻,他们之间的矛盾就爆发出来了,曹操啥都不用动,只要坐收渔利就可以了。
文章插图
郭嘉郭嘉最著名的“遗计定辽东”是同样的道理。遗计定辽东和马谡征伐南蛮时提出的攻心为上、感化为主,剿灭为辅的战略思想差不多,眼光独到,用最省力的方法完成目标,这很聪明,值得一吹。
文章插图
赤壁之战3、术最后是术,这个就很简单,埋伏、火攻、水淹都是,演义里一抓一大把。说说火攻,演义里火攻不少: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等等。演义里有3场大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全都是以弱制强,终极武器全是火攻。这便是第3种谋略,术。三国谋略有3类,鲁肃榻上策、周瑜二分说和诸葛亮隆中对同属一类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三国时期为何没有异民族入侵,孟获,我被抓七次,还看不出差距吗
- 谋士|蜀国有个谋士,若不是死得早,估计三国都没诸葛亮啥事了
- 吕布一生战绩平平,为何是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其实原因很简单
- 宦官|除了邀请董卓进京外,当时何进还有其他办法吗其实有上策
- 奉先|三国第一猛将是谁居然和吕布可以不分上下,不信你自己快看吧!
- 东吴|三国有个将军,一辈子都没打过胜仗,可每次都能把对方猛将杀掉
- 刘备|《三国演义》中单挑三人组哪个更强?答案不是刘关张三人!
- 夏侯|夏侯渊之死促蜀汉鼎盛,关羽之死至蜀汉衰弱,影响三国局势44年
- 司马|皇帝喝酒也误事,一代明主竟然因为酒后失言被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