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1955年授衔,最不满意的三位将军,最后分别获得了什么军衔?

抗美援朝结束后,国内外形势逐渐好转,国家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1955年,军内进行了大授衔,共授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名少将。

军衔|1955年授衔,最不满意的三位将军,最后分别获得了什么军衔?
文章插图
在授衔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高风亮节的让衔行为,比如徐向前和罗荣桓两位元帅,就多次表示不需要元帅军衔,还有大将徐海东,也一直推辞说解放战争期间在养病,受之有愧。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更是直接上书军委,横向对比了自己同其他将领的情况,郑重指出,自己的大将军衔给的太高,强烈要求降为上将。

军衔|1955年授衔,最不满意的三位将军,最后分别获得了什么军衔?
文章插图
有“视荣誉如粪土”的,自然也就有“把荣誉当生命”的,如此大规模的授衔,想要方方面面考虑周全,让所有人都满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有人觉得授衔给的高,那当然有人会觉得给的低,这其中就有我军三位著名的猛将,下面就分别来聊一聊。
歼灭张灵甫的大功臣--王必成王必成,湖北麻城人,人称王老虎,17岁就参加了红军,经历了长征,长征后升任红30军89师副师长,进入红军大学、抗大学习。
抗战期间,王必成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团长,带领部队200余战,几乎没有败绩,威名远扬。1940年,年仅28岁的王必成创立苏北抗日根据地,任二纵司令员,是粟裕麾下最强有力的一只拳头。

军衔|1955年授衔,最不满意的三位将军,最后分别获得了什么军衔?
文章插图
解放战争期间,王必成任华野6师副师长,更是战功赫赫,然而在1946年11月,王必成遭遇了一次人生少有的败绩,当时6师驻守涟水城,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在张灵甫的带领下,对涟水城发起了猛攻。形势万分危急,最终王必成带队亲自驰援,才算用刺刀将74师逼出城外。
可是一个月后,补给完毕的74师再次对涟水城发起了猛攻,二战涟水,面对战斗力不亚于己方,武器装备更加先进,武装到牙齿的74师,经过一番激战,6师5000多战士牺牲,最终王必成只能含泪放弃涟水城,从此王必成和张灵甫算是结下了梁子。
1947年,终于等到了机会,张灵甫率领74师孤军深入,进入孟良崮地区。华野主力将张灵甫团团围住,困兽犹斗的张灵甫急忙撤退,然而挡住退路的正是老对手王必成,在王必成“不惜性命”的拼死阻挡下,粉碎了74师的退路,最终完成了孟良崮的包围。
3天的包围战,74师被全歼,这是解放军第一次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极大地打击了国军的士气。王必成也在战后登上主峰,长舒一口气:
“此仇终报,可安睡矣!”
后来,王必成又作为第9兵团副司令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授衔,被授予中将军衔。对于这个中将,王必成是不太满意的,于是找来了老领导希望提一提,不过上级的回复也很快反馈回来,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授予上将的一些硬性条件,王必成还是差了一些,比如说抗战之初就担任过团级以上主官(王必成是团参谋长);红军时期担任过师及以上主官(红四方面军的时候副师长),更何况跟他多年搭档的周希汉也是中将,最终王必成也是爽快的接受了中将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