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雍正登基后要对十三爷下手,幸得邬思道提醒,十三爷才能逃过一劫( 二 )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复立皇太子之时,曾大封诸皇子为亲王以示安抚,但唯独少了允礼,这样的事在后期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悬殊的境遇令人讶异。更有甚者,康熙公开斥责允礼为:''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并告诫其他儿子''尔等若放任之,必在一处遇着他,不可不防''这评价可谓是尖酸刻薄至极了。

登基|雍正登基后要对十三爷下手,幸得邬思道提醒,十三爷才能逃过一劫
文章插图
允礼为什么深受康熙皇帝的忌惮呢?原因与夺嫡密不可分,因为早在皇太子第一次被废后,允礼便被百官视为最有可能取代二阿哥成为皇太子的人,何卓曾在致其弟的书信中明确暗示这一猜想。这使康熙皇帝感受到了威胁和恐惧,所以他才会处处针对允礼。
由此可见,既然能够一度受到臣工和下属的青睐,成为夺嫡的大热人选,允礼就绝不是后人心目中的那个,不贪恋权势,谦卑恭敬的怡亲王。
所以,这也为后来雍正的起意埋下伏笔,毕竟以雍正的多疑善变,想要对十三爷这样一个曾经有议储之能的兄弟放下防备,实在是不容易。尤其是雍正因为所谓的''得位不正'',而广受争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雍正来说,曾经广受青睐的十三爷毫无疑问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
邬思道的忠告提醒
在激起了雍正的怀疑和杀意后,允礼又是如何躲过一劫的呢?这与邬思道有关,邬思道是雍正的一个谋士,腿有疾,心机深沉,智谋过人,相传深受雍正的宠幸,为雍正的得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登基|雍正登基后要对十三爷下手,幸得邬思道提醒,十三爷才能逃过一劫
文章插图
但同时,邬思道在雍正得位后也如允祥一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这是因为邬思道老谋深算,兵行诡道,对即位的雍正来说,邬思道毫无疑问成为了他的威胁和污点,很可能成为八阿哥以及反对党攻击他的一个靶子。
另一方面,明清的官员体制明确,有严谨的录取和晋升方式,各级部门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官场更有自己的潜规则,邬思道这样隐于人后的谋士想要光明正大的在朝为官显然是有难度的,所以雍正不可能在刚即位时正式任命邬思道。
同时,多疑的雍正也绝不能允许在即位后,依旧为邬思道所左右。雍正既然不能再用邬思道,顺理成章的,他开始提防邬思道的忠心和权欲。

登基|雍正登基后要对十三爷下手,幸得邬思道提醒,十三爷才能逃过一劫
文章插图
雍正曾在得位的当晚回府,欲杀邬思道,然而邬思道凭借对帝王心术的揣摩,巧妙应对,躲过一劫。但面对帝王的猜忌,邬思道最终也只能表示自己无意于权利,只求半隐终老。邬思道的半隐既退出了权利中心,又将自己放在在雍正的掌握之中,才使得雍正稍稍放下戒心,送邬思道去找田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