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甲|清朝把重刑犯都发配到宁古塔服刑,还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谁
“流放宁古塔”是人们在有关清宫的影视作品中最熟悉的一句话之一,如果朝臣或者宫人犯下重罪,基本上就是这个结果。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何地?又为什么会成为发配重刑犯的固定场所呢?
文章插图
其实宁古塔并非是一座“塔”,而是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它在满语中的意思为“六个”,由来有多种解释,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到的:“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宁古塔在清代为苦寒之地,常年冰封,严酷的气候是被流放之人来到此处的第二个考验。至于第一个,就是流放路途上的艰辛,4000里路,长达四个月的徒步迁徙,犯人们还带着镣铐和枷锁,其中辛苦不言而喻。
文章插图
王家祯在《研堂见闻杂记》中记载:“诸流人虽各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由此可见都城到宁古塔的路上,流人还有被豺狼虎豹吃掉、以及被寇匪劫掠的危险。就这样,很多流人在途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即使坚持到了目的地,也并不是安安稳稳关进牢里这么简单。来到宁古塔的犯人,要么夜以继日地做苦力,修桥铺路、挖山凿石,要么被指派给披甲人为奴隶。
文章插图
披甲人,在清朝多指受降后披甲上阵为统领部族征战讨伐的人,他们民族不一,有汉人,可能也有女真或者朝鲜族人。这些披甲人虽然地位低于一般军人,但也是清代镇守边疆的重要力量,所以皇帝经常会将宁古塔的流人指派给他们为奴,以安抚其军心。这些披甲人几乎不会善待奴隶,曾经是满清贵族的流人被送到他们手中,想也知道会受到怎样的侮辱与折磨。很多流人就这样死在了披甲人手中,即使没死,过的日子也不会比死亡好到哪里去。
文章插图
所以在清人的心中,宁古塔是个比炼狱还可怕的地方,清代地理学者方拱乾在《绝域纪略》中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被发配宁古塔的犯人在出发之前,就选择在狱中自绝而亡。不过也有在宁古塔顽强活下来的人,比如清初诗人吴兆骞,虽然他也无法适应当地苦寒的气候,但终究在此活了23年。只因在宁古塔的文人们算是最幸运的一批囚犯,只要才学出众,就可能得到善待,吴兆骞就因为其文才而被宁古塔将领看中,聘请他为自己两个儿子的老师。
- 哥哥|皇太子把皇位让给弟弟,成就了弟弟千古威名,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 周立波不幸染病在京逝世,把一生积蓄捐献国家,妻子瞬间泣不成声!
- 清朝的奇葩规定,让后宫三千佳丽苦不堪言,即使现在也没人受得了
- 唐高宗为何要把亲妹葬到“皇后陵”?专家研究壁画感慨:一言难尽
- 辽东|清朝时期的汉地十八省,为何不包括辽东
- 东吴|三国有个将军,一辈子都没打过胜仗,可每次都能把对方猛将杀掉
- 处理|清朝宫中的妃子去世后,她们的首饰是怎么处理的呢?
- 刘备|吕蒙把关羽杀了之后,原来是这样死的
- 太祖|南宋明明有很多赵光义后裔,赵构却为何要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 李鸿章|年近80岁却不退休!清朝重臣李鸿章,为何老死在直隶总督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