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刘禅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吗?其实应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的人

中国民间常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人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就忘了本份,也经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人的没出息,当然这两个典故都来源于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继承人阿斗刘禅身上。千百年来,刘禅都因为断送了刘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而背负骂名,成为懦弱无能的象征。然而历史上的刘禅,果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吗?
我们不妨看一下刘禅年幼时候的经历,当他小时候就因为曹操军队的威胁,在战乱中和父亲刘备走散了,扶风人刘括避乱进入汉中,才把刘禅弄了回来,刘禅记得他老爸叫玄德(字),后来刘备入益州之后才让张鲁把他接了回来,立为太子。刘备让伊籍等人教育刘禅,还让诸葛亮亲自抄写《韩非子》、《管子》等书籍给刘禅学习。此外,刘备也要求刘禅学习武术,这在古籍上都有记载。由此看来,刘禅很小时候就身经乱世,而且刘备也不是说没有教育他。刘禅的本质,按理也不会输给曹操的后代。他在位42年,最后自己把江山交了出来,受封安乐公,安度余生,平心而论也比曹魏最后被司马家强行夺权的结果要好一些。

昏君|刘禅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吗?其实应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的人
文章插图

昏君|刘禅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吗?其实应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的人
文章插图
那么刘禅为什么会给人一种昏庸无能的形象呢?这就要从刘禅身边的高层管理人员说起了。众所周知,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之后,《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三豪杰全部离世,这时候刘禅才继承大统,登基为帝,那时候他才十七岁,“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刘禅名为皇帝,但是他并没有实权,什么事情都要经过诸葛亮同意。而且,除了诸葛亮,赵云等人也都是他老爹刘备一手栽培的,说难听点都是刘禅的长辈,刘禅虽然是皇帝,但是也得敬着这些人。这就造成了朝堂之上刘禅没有发言权的尴尬局面。刘禅遵从父亲的意思,不和这些老臣们发生冲突,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去决策,以保证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手段,也是一种管理的智慧。反观现代,许多人搞企业做事情,什么事都要去插一脚,说一句,以证明一下存在感,结果是大家都吵得脸红耳赤,事情最后也束之高阁,团队不欢而散。如果刘禅也搞得君臣关系紧张,那蜀汉可能早就灭亡了。

昏君|刘禅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吗?其实应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的人
文章插图
当然,刘禅也不是啥事都没做。事实上,在他登基之后,特别是诸葛亮去世以后,他也有听诸葛亮的话,和蒋琬、费祎、姜维等人共同议政。诸葛亮于234年在渭滨逝世,而刘禅到263年才降魏,中间他自己亲政也有将近30年的时间。曹魏太傅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夏侯霸走投无路来投奔蜀汉,但是中途迷了路。刘禅知道之后立即派人去把夏侯霸接了回来,并对夏侯霸说,“你的父亲战死沙场,并非我的先人所杀。”他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外甥。”于是就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委以重任。夏侯霸遂为蜀汉效劳,多次参与了对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