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为何会跪着诸葛亮的石像?


石像|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为何会跪着诸葛亮的石像?
文章插图
刘备在世时,非常信任和器重魏延。在夺取汉中后,众人都以为张飞会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包括张飞自己也这么认为。结果,魏延却意外的被刘备任命为了汉中太守,导致“一军尽惊”。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能够成为三分天下的一代枭雄,绝不是仅靠运气得来的。刘备看人和用人眼光之毒辣,精准,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诸葛亮的优势在于天下谋略,具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但弱点也非常明显,过于谨小慎微。诸葛亮的这种特点,适合于守成,而不适合于创业。前期由于刘备的存在,两人配合,所以,蜀汉的创立大业非常迅速和成功。刘备和诸葛亮,因为在用人上的不同,导致最终的结果也不同。
石像|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为何会跪着诸葛亮的石像?
文章插图
而诸葛亮明显就不同了,诸葛亮用人,完全是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和自己风格类似的人。比如蒋琬、费祎、杨仪、姜维等人,都是十分严谨、低调之人。魏延是什么样的人呢?跟诸葛亮所喜欢的人才类型恰恰相反。魏延魄力十足,敢于冒险,且不计后果。魏延在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时,就曾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气魄,一下就折服了众人。再加上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而且善谋,在汉中设立了“重门之计”,稳固了汉中数十年。有勇有谋,这也让魏延有了敢于冒险的资本。只是呢,魏延“性矜高”,就让谦虚谨慎的诸葛亮非常厌恶了。所以,诸葛亮时时刻刻,都在压制魏延。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以及历次北伐时,要求独率一路精兵,分路攻击关中的要求,均被诸葛亮给否定了。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想要扭转整体战局,要靠什么?就是奇谋。结果,诸葛亮却是一次次的想靠中规中矩的步步为营取胜。蜀军的意图很明显,猜都不用猜,魏军明显无压力。魏军势力更强,补给充足,只要防守好就行了。蜀军不靠奇袭,必然是耗不过魏军的。结局么,蜀军就是在那里无谓的消耗蜀国原本就有限的国力。
石像|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为何会跪着诸葛亮的石像?
文章插图
诸葛亮持续不断的打击魏延等异己,而不是合理的平衡,使用好不符合自己风格的人才。毕竟,做事风格不同,不等于不忠于当前的组织么。这点在演义中表现的最突出,诸葛亮一见到魏延,就说魏延天生反骨,要斩了魏延。幸亏刘备坚决不同意,才保了魏延一条命。其实,经过现代学者的研究总结之后,所谓的“面相”、“骨像”,都是用来造势的工具而已。一种是用来拉拢人,说某某人“隆准龙颜”,可成大事,一下子可以号召起一大批人;另外一种就是用来打击排除异己,比如魏延的“反骨”,一下子就将很多人拉到了魏延的对立面。其中包括很多只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可能就是这么开始讨厌魏延的。而且,从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来看,就是要孤立,并除去魏延。诸葛亮开撤军大会,故意将魏延排除在外。这对于任何高级核心将领来讲,都是一种莫大的侮辱,特别是对于“性矜高”的魏延而言,必然会冒火。然后么,魏延自然就会犯错了,最后被杨仪派马岱所杀,也就不足奇怪了。不能不说,诸葛亮在大局谋划上,的确超出常人。诸葛亮已经看出来,魏延必然不会反叛,而蒋琬、费祎等人,也都无法制衡魏延。所以,诸葛亮只能无奈的认为,除掉魏延才是上策。诸葛亮当然并没有什么私心,是从大局考虑的。但是他的这个“大局观”,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为这完全是因为诸葛亮谨小慎微的思想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