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1亿明朝人为何败给30万清朝人?崇祯手下一锦衣卫用4个字回答( 二 )


文章插图
崇祯时期,王世德长期分管皇宫宿卫,每日出入紫禁城,得以周旋于崇祯皇帝和文武重臣的身边,“臣小臣,日侍先皇左右,目击时艰,知祸所从来”,是明朝末年许多大事的目击者和见证人。明朝灭亡后,王世德回老家隐居不出,写了一本回忆文集《崇祯遗录》,对明朝末年的国家大事做出了独到的分析。

手下|1亿明朝人为何败给30万清朝人?崇祯手下一锦衣卫用4个字回答
文章插图
《崇祯遗录》提到明朝被清朝取代原因时,王世德精准概括为4个字:有君无臣。有一个尽心尽力的崇祯皇帝,却没几个尽职尽责的大臣。王世德认为,首先崇祯态度端正,勤劳国事,十余年间,“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从无宴乐事”。其次崇祯才干卓异,弹指之间摧毁权阉魏忠贤即可证实这一点,“上即位春秋方十七,乃不动声色剪除之,其才固非中主所可及”。

手下|1亿明朝人为何败给30万清朝人?崇祯手下一锦衣卫用4个字回答
文章插图
相比之下,明朝大臣们的表现令人失望透顶。明末朝廷有两大恶习,一是大臣之间拉帮结派、内斗激烈,东林学派与“楚派”“浙派”之间水火不容,用人任事从不以国事为重,而以派别和个人亲疏定是非,“置国事所不顾”。二是大臣大部分才干平庸,“内外大小臣工,求一戡乱致治之才,万不可得”,崇祯每次“咨诹安危大计”,群臣要么“惭汗不能言”,要么“嗫喔举老生常谈以塞责”。在这一摊污泥浊水中,即使出现一个半个孙承宗、袁崇焕这样的人物,也注定举步维艰,难有作为。王世德感叹说:“所谓儒臣者类如此,天下事尚可为乎?”
王世德的话是很多人的共识,李自成发布的征伐明朝檄文上也说过:“君非甚暗,而臣尽行私”,连崇祯自己也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而臣皆亡国之臣”,看来这一点是当时很多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