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禄山受到唐玄宗如此器重,为何还要造反?学者:换作是你你也反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历时多年,让唐朝元气大伤。而这场叛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却无疑是时代的宠儿,备受唐玄宗喜爱,被一再加封,也是唐朝历史上首个封王的异姓节度使。
文章插图
安禄山能有造反的资本,完全是唐玄宗一手提拔的,那么受到如此恩仇的安禄山,为何还要举兵造反呢?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安禄山拥精兵20万,实力不容小觑,但是一旦造反,面临的将是中央军队与河东、西北节度使的包夹。可以说,以安禄山当时的实力,是不具备打垮唐朝的,而他位高权重,掌握着河北三镇的兵马,又备受恩宠,为何铤而走险,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呢?
古往今来,诸多学者研究过安史之乱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拨开历史的烟云,我们将会看到,当时的安禄山的处境并不安宁,反而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如若不反,等待他的只有报复与清算。
文章插图
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我们从安禄山成为节度使前的朝廷政治局面说起,唐玄宗生性多疑,在立储方面尤为谨慎。唐玄宗的太子李瑛,被武惠妃假称宫中有盗贼骗入宫中,此后因为披甲入宫,被弹劾谋反,面对如此浅显的污蔑,唐玄宗竟然不假思索的就处死了太子。
在这场浩劫之中,与太子一同进殿的还有李瑶、李琚两位亲王,一次小小的阴谋,竟然导致太子与两位亲王丧命,令人不寒而栗。唐玄宗的冷漠态度也再明显不过,在他眼里,太子、亲王,都是王位的潜在威胁。
文章插图
李瑛死后,李亨当上了太子。李亨也是聪明人,有了前车之鉴,处处谨慎,时时提防,虽然免不了受到唐玄宗的猜忌与试探,但是始终没有落下把柄。不仅如此,相比于前任太子李瑛,李亨有一大优势,他的好友王忠嗣时任四镇节度使,掌管河西、陇右、河东、朔方的军队。王忠嗣与太子李亨交情过硬,有了这样的兄弟,李亨在宫中的腰杆更硬了。唐朝西北地区,甚至河东地区的军队,都是支持太子的,这无疑是对唐玄宗一个极大的威胁。
文章插图
宰相李林甫敏锐地看出了唐玄宗的心事,出谋划策来制约太子的力量。最终,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安禄山身上,安禄山本是胡人,不受重用,此番直接被提拔为拥兵20万的大节度使,统领整个河北军区。
安禄山存在的意义无非是来制约太子方面的力量,加上安禄山够听话,深受唐玄宗的信任与宠爱。一路青云直上,此后更是被封为了东平郡王,开了历史的先河,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封王的异姓节度使。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唐朝一统天下功劳最大的王爷,功绩媲美李世民,为何能善终
- 唐朝女子没有贞节观念吗?公主违抗皇命守寡30年,却被安禄山残害
- 宦官|唐朝宦官势力太大,皇帝要想出面干预,与大臣精心策划了一场行动
- 马谡|马谡在街亭战败后畏罪潜逃,向朗因此受到牵连
-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看到杨玉环的真实体重,就已经有了答案
- 罗成|这位大将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却有人说他杀了英雄罗成?
- 唐朝|唐朝5大猛将排行,二李三郭四仁贵,第一已封神
- 李靖|唐朝第一名将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