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古代最善良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改变数千人的命运!

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科林伍德(英)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礼记》《周礼》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多都设置了宦官,刚开始宦官并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以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宦官虽然刚开始主要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并不能参与政务,但是在公众经常和皇室成员朝夕相处,又能成为皇帝以及妃嫔的贴身服侍人员,自然能够获得掌权人的信赖,所以经常会有宦官掌权的局面出现。到了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势力更是极速膨胀,有的宦官甚至能被封为王爵,位列三公。
特别是到了明朝时期,开设了西厂,宦官任提督,主要是特务统治,宦官的任职机构膨胀,明英宗时还有以宦官为首的官僚党羽,明朝最著名的太监魏忠贤甚至被称为“九千岁”,可见他的势力权倾朝野,野心直逼整个朝堂中最尊贵的位置。

皇帝|古代最善良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改变数千人的命运!
文章插图
为什么历朝历代有这么多的宦官专权?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有生理缺陷,只因为皇帝想要和百姓保持距离,宫中就需要能够“绝对安全”的奴仆,他们必须保证不能把宫中的密辛透露出去,而且正常男子出入前朝后宫,而后宫中又有皇帝的妃嫔,三宫六院那么多妃子,自然会有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皇上,那么忍受不住寂寞就会和别的男子有染,皇帝弄出太监来是为了自己不被戴“绿帽子”,以及有皇帝认为如果是正常男子,家中有妻儿父母,必定不会为自己无私奉献,而太监被净身,就是与家中断了联系,也不会有后代,所以“太监”作为宫廷中的奴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太监生理上的缺陷,势必会让他们心理也不正常,本来就会有人轻视太监,太监自己也会有自卑感,经常被别人提起自己的缺陷,即使是对别人卑躬屈膝的奴仆,也会有逆反心理,他们就会从别的地方来弥补自己,最直接的就是干预政治,掌握国家财政大权,所以历史上大奸大恶的太监不算少。

皇帝|古代最善良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改变数千人的命运!
文章插图
但是在众多的祸乱朝纲的太监中,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善良太监,比如唐末至五代初期的宦官张居翰,他在唐懿宗咸通初年,被掖庭令张从玫收为养子,从恩荫走上仕途,因为他办事认真又忠心,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识,后来他奉旨前往幽州,和幽州的节度使刘仁恭相处得很是融洽,也因为这个原因,在他被天子调回京城时,刘仁恭请求皇帝将他留在幽州,唐僖宗同意了。
就这样阴差阳错,在朱全忠请奏皇上下令将所有干涉朝政的宦官斩杀时,张居翰被刘仁恭救了躲过一劫,不过他在幽州躲藏的时候还在天佑三年(906年)进攻沧州的时候还立下了大功,么诶次李嗣昭出征的时候都会和张居翰打好配合,张居翰也受到了唐庄宗的赞扬。但是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功劳居功自傲,反而低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