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陆逊取得夷陵大捷,有一个特殊原因,刘备却没看出来

说起夷陵之战,这是汉末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真正奠定了三国格局的一战。这场战争的结局,也决定了交战双方即吴蜀两国在未来几十年内的最终走向。

战争|陆逊取得夷陵大捷,有一个特殊原因,刘备却没看出来
文章插图
蜀吴两国的最高统帅,分别是白手起家的一代枭雄刘备,和名不见经传的书生陆逊。但从结局来看,却是陆逊最终大败了刘备精锐,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此战过后,本在东吴小有名气的陆逊,却一跃成为了名震天下的东吴大都督。在孙权称帝之后,陆逊更是凭借其赫赫战功和超高名望一路做到了东吴丞相。由此,一介书生陆逊最终得以出将入相,成为无数古代士子的榜样。

战争|陆逊取得夷陵大捷,有一个特殊原因,刘备却没看出来
文章插图
刘备携称帝之气势,又打着为关羽复仇的幌子,蜀军气势不可谓不足。在此情形之下,陆逊却依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其过人本领当真为人赞叹。分析这场战争可以发现,陆逊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选择了一处绝佳的有利地形。显而易见,这个葬送刘备精锐的有利位置,正是夷陵。

战争|陆逊取得夷陵大捷,有一个特殊原因,刘备却没看出来
文章插图
陆逊并非是个纸上谈兵之人,自他被任命为战争的最高指挥时,他就已经想到了夷陵。正因如此,陆逊在战争之初,便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政策。“只许败不许胜”,便是陆逊给东吴诸将下达的一条军令。由此,刘备大军在前进了六百多里后,最终来到了夷陵,并在此安营扎寨。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对此,许多将领多次要求出战,都被陆逊给压了下去。事实也证明了陆逊的眼光:“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

战争|陆逊取得夷陵大捷,有一个特殊原因,刘备却没看出来
文章插图
对此,《三国志?陆逊传》注引《吴书》给出了陆逊的解释:“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可以看到,陆逊直到蜀军此时的气势正猛,如果正面迎敌,岂不是恰好顺遂了刘备的心愿?紧接着,陆逊为了安抚众将,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

战争|陆逊取得夷陵大捷,有一个特殊原因,刘备却没看出来
文章插图
众所周知,刘备手下的精锐,本就大多出自益州。那里是蜀中的一片平原之地。而刘备所率领这支陆军,还曾经在汉中之战打败过曹操,可见其锋芒之盛了。在这种情况下,陆逊最终将决战之地选择在夷陵,也充分体现了他的高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