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明朝和汉朝同样都削藩过两者的结果为何大相径庭

还不知道:明汉削藩的读者,下面历史头条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削藩,一次发生在西汉时期,西汉王朝的汉景帝削藩,最终朝廷平定了七王之乱,“文景之治”的盛世得以延续;另外一次发生在明朝时期,大明王朝的建文帝削藩,这一次历史却没有重演,造反的藩王朱棣最后不仅做了皇帝,还开创了一代盛世。同是削藩,为何两次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搞明白以下两点:一,王朝的开创者为何喜欢封藩王,而后世之君却要削藩?二,朝廷为削藩都做了哪些准备。

汉朝|明朝和汉朝同样都削藩过两者的结果为何大相径庭
文章插图
我们先说汉朝:
汉朝立国之初采取了郡国并行制度,这是将周秦两朝的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结合。刘邦分封的王国为两种,一种是异姓王,这些王很多是刘邦革秦朝的命,以及跟项羽争天下时候,顺势拉拢或被迫加封的,后来一个个都被刘邦收拾干净了;还有一种是同姓王,刘邦在收拾完异姓王后,觉得外人始终没有自己人可靠,就在原异姓王领土的基础上,一共新封了九个刘氏诸侯王。

汉朝|明朝和汉朝同样都削藩过两者的结果为何大相径庭
文章插图
刘邦希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与加强刘氏王权。在汉朝立国初年,刘邦分封的刘氏诸侯王的确起到了作用。刘邦死后,他老婆吕后专权,废立了两个小皇帝,甚至违背刘邦的“非刘姓不王”原则,大肆分封诸吕为王。在吕后死后,诸吕甚至准备聚兵造反,夺占刘氏江山,若不是山东的齐王刘襄举兵,与陈平、周勃等人里应外合,平灭诸吕,天下归属真的有可能易手。
诸吕之乱后,刘邦的少子,本为地方藩王的代王刘恒,被大臣们扶立为皇帝。刘恒成为了摘桃者,这件事本身就给其他的刘氏藩王们开了先例——只要机会允许,从称霸地方到入主中央也不是不可能。很快汉文帝一朝,一部分藩王们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文帝的侄子刘兴居与亲弟弟淮南王刘长先后叛乱。在镇压这两次叛乱之后,汉文帝并未对日渐坐大的诸侯王们采取有效行动,直到十多年后,他才开始部分落实,由贾谊提出的《治安策》里面的“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策略。最大的诸侯国,也是怨气最大的齐国,被一分为六,但是他又把已经除国的淮南国恢复,并分给了那个造反的弟弟刘长家的三个儿子。终汉文帝一朝,大多数诸侯王们的实力不但没有受损,反而更加壮大。这导致了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即位之后,解决诸侯国的问题变得更为棘手。

汉朝|明朝和汉朝同样都削藩过两者的结果为何大相径庭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