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代战争中,士兵不打仗也吃饭,为何一开战,国内粮草就不够吃了

轻轻的一阵风,唤醒沉睡了千年的躯体;轻轻的一阵风,拂去历史神秘的面纱。跟着小编一起去探索藏在历史里的秘密吧!
在电影《建军大业》中曾经出现过一句经典台词:“自古打仗,三分军事七分经济。”在一场战争中,将帅的部署以及士兵的战斗力其实都不如强大的经济支撑重要。二战希特勒之所以要将屠刀对准犹太人,不仅是希特勒是一个忠实的反犹太主义信者,他更想要的是犹太人所掌握的惊人财富。最后纳粹德国也是因为在东欧战场和苏联僵持过久,经济崩溃才落败。

国内|古代战争中,士兵不打仗也吃饭,为何一开战,国内粮草就不够吃了
文章插图
那么在一场战争中什么地方最花钱呢?无论是热兵器时代还是冷兵器时代,士兵的军饷和战死士兵的抚恤金都是花钱的大头,但却不是最大的支出项。在热兵器时代经济主要会用在武器弹药的损耗以及先进武器的研发上,而在冷兵器时代,粮草的调配才是经济支出最多的项目。
我国关于战争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往往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打完的,若是攻城战恐怕还会更久,这个时候粮草就代表着作战方的底蕴和能够坚持的时间。在那个时候,若是想让士兵饿着肚子去打仗,别说下降军队战斗力的问题,士兵能不哗变就不错了。所以在古代打仗粮草就是重中之重。

国内|古代战争中,士兵不打仗也吃饭,为何一开战,国内粮草就不够吃了
文章插图
可是平时日常巡逻或是操练的时候,士兵们也要每天吃粮食,为什么一到打仗的时候就会发现囤积的粮食根本就不够用呢?很多人认为是士兵打仗的时候每一餐所需求的粮食量都会比平时更多。这的确是打仗时粮食不够用的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国内|古代战争中,士兵不打仗也吃饭,为何一开战,国内粮草就不够吃了
文章插图
在古代人们并没有机械工具来帮助他们农作,只能是农夫人工种植庄稼,而且也没有化肥能够改善耕地的肥沃程度。像这样的劳作方式,其生产力是非常低的,在太平的时代还好,一到打仗的时候立马就会捉襟见肘。而且若是进行的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朝廷恐怕会将国内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紧急培训之后就送上战场。如此一来农田中就自然没有太多人来从事农耕了,粮食生产力又再次降低。

国内|古代战争中,士兵不打仗也吃饭,为何一开战,国内粮草就不够吃了
文章插图
除了生产力之外,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古代的运输方式。一战二战的时候运输粮食补给都是使用的飞机或是火车,不但运送快捷而且不会受到太多的制约,而古代运输补给就只能靠马车。速度慢不说,还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和地形的影响,敌军也会专门派人来切断补给线。
在《孙子兵法》中就曾经说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意思就是国家之所以因为战争而衰败,主要就是长途运输。孙武认为在运送的过程中“丘牛大车,十去其六。”经过长途运输之后,算上途中人员车马等资源的损失,十分资源已经耗去了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