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二战中浴血奋战的英国,战后为何沦为最大的输家?

对于二战后英国所处的尴尬国际地位,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曾有过一番形象的描述:“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沦为|二战中浴血奋战的英国,战后为何沦为最大的输家?
文章插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国霸权的衰弱,其实在二战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便已显现,二战的作用,只不过是压死英国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抓住蒸汽机时代产业革命的先机,使自己一步步获取了世界性的工业强国、金融大国地位。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大多集中于欧洲大陆,而在欧洲本土的优势地位巩固上,这位全球霸主一贯采取的是大陆平衡政策。
沦为|二战中浴血奋战的英国,战后为何沦为最大的输家?
文章插图
英国人的“拉帮结派”,之所以能玩得这么顺手,前提条件是英国相对于其他强国,能够保持较为领先的实力优势。然而到了一战前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美国和德国,其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已经超越老牌的英国,并且急切希望能够得到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这就将英国推到了与美国、德国直接竞争,甚至战争对抗的风口浪尖。英国原先那套拉一派打压另一派,从而保证自身绝对领先优势的手段,再也没有了施展的空间和条件。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英国连那副霸主的空架子也维持不下去了。
沦为|二战中浴血奋战的英国,战后为何沦为最大的输家?
文章插图
1944年4月,德国和日本败亡前夕,各同盟国代表在美国商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又使得英镑彻底失去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主导地位,美元霸权确立。货币霸权的易手,意味着英国构建的金融帝国随之崩塌,全球的经济重心由伦敦的金融城,转移到了纽约的华尔街。产业落伍的英国,其财富和国际地位的维系,又失去了金融手段的支撑。手里没把米,连只鸡都招不来。
沦为|二战中浴血奋战的英国,战后为何沦为最大的输家?
文章插图
至于摆在现今的国际体系上,英国的话语权更是大大减弱,沦落到了“说话不硬,放屁不响”的尴尬境地。由原先北美大陆的宗主国,变成美国全球政治格局中的一个环节,同亚洲日本、中东以色列一样,是美国平衡欧洲整体局势的“仆从国”。相对于风光不再的英国,在二战中沦为废墟的德国和日本,经过短短几十年的重新崛起和经济腾飞,德国在欧盟中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也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地位。而唯独英国,再也没能恢复到二战前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