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温|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才比萧何张良,可结局却是那么地悲凉!

刘基 , 字伯温 , 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 , 故称刘青田 , 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 明朝开国元勋 。 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 故又称刘诚意 。 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 , 谥号文成 , 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 , 他奏请设立军卫法 , 又请肃正纪纲 。 尝谏止建都于凤阳 。 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诚意伯 。 四年 , 赐归 。 八年 , 遣使护归 , 居一月而卒 。 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 , 尤以诗文见长 。

伯温|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才比萧何张良,可结局却是那么地悲凉!
文章图片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 , 论天下安危 , 义形于色 , 遇急难 , 勇气奋发 , 计划立定 , 人莫能测 。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 "在文学史上 , 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 , 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 , 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

伯温|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才比萧何张良,可结局却是那么地悲凉!
文章图片
三分天下诸葛亮 , 一统江山刘伯温 。 论成就 , 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 , 刘伯温远超萧何 , 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 , 刘伯温更强于张良 , 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 。 据说 ,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 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 , 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 。 从此以后 , 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 。 一遇到大小战事 , 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 。 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 , 刘伯温统领全局 , 指引朱元璋以绝对的弱势一次次大获全胜 。 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 , 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 在刘伯温的指引下 , 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 , 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 。 大明立国后 , 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 , 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 。

伯温|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才比萧何张良,可结局却是那么地悲凉!
文章图片
说起刘伯温 , 后人总喜欢拿其与诸葛孔明相比较 , 纵然历史长河相隔了上千年 , 但他们却十分相似 , 有时还不得不怀疑这刘伯温该不会是诸葛孔明的转世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刘伯温和诸葛未出山时 , 已经声名在外 。 徐庶向刘备推荐孔明 , 后来人向朱元璋推荐刘伯温 , 这些都说明了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或多或少的崭露头角 , 至少 , 他们的影响力也非同一般 , 两人谋智超群 , 运筹帷幄 , 决胜千里之能力 , 更是惊人的相似 。 两人的局势的应对和智谋的运用丝毫不差 , 走一步看三步 , 整个计划天衣无缝 。 诸葛让刘备军团站稳荆州 , 后三足鼎立 , 赚得争霸资本;刘基让朱元璋扫清统一中原最大障碍 。

伯温|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才比萧何张良,可结局却是那么地悲凉!
文章图片
伯温|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才比萧何张良,可结局却是那么地悲凉!】诸葛佐备治蜀 , 颇善严峻 。 刘基对待官员 , 其为人耿直 , 法治也十分严厉 。 诸葛严法 , 人怨尚多 , 孝直不满其做法也曾当面质问 , 诸葛分析一二 , 仍继续严法 。 诸葛严法 , 让政治清明 , 民生富足 , 也为后来的北伐奠定了基础 。 刘基为人正直 , 刚正不阿 , 做事没有顾虑太多 , 后来也招致淮西帮不满 , 哪怕丞相对他威逼利诱 , 也不为所动 , 气得丞相李善长头脑冒烟 , 虽然得罪丞相 , 不过在他的治理下 , 朝廷官风正派 , 也明朝开国清明政治出了一把力 。 只是到最后 , 两人的结局都是挺悲凉的 。 诸葛励精图治 , 一心北伐 , 光复汉室 , 却一一失败 , 悲壮五丈原;刘基平生为朱元璋统一九州呕心沥血 , 也管不至相丞 , 后来被朱元璋冷落 , 在担心受怕中过完余生 。 据说 , 后来是被朱元璋下了慢性毒药害死的 , 可怜可叹......
(素材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