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皇帝 内阁 首辅
文章图片
朱元璋这么做 , 当然避免了丞相独大 , 威胁皇权 , 但同时也出现了极大地弊端 , 就是皇帝直接过问六部之事 , 每天处理的政事是海量的 , 即便皇帝不吃不喝也处理不完 。 "政皆独断"造成的后果就是政务丛集于一身的矛盾 。 据给事中张元辅统计 ,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到21日 , 朱元璋共计处理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 , 也就是朱元璋平均每天得处理207件 , 以致"星存而出 , 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政事 。 这么起早贪黑的干 , 都累吐了还干不好 。 朱元璋一想 , 这不是办法啊 , 即便自己是个工作狂 , 能保证一直勤于政事 , 但是他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孙也这么勤快啊 , 得想个办法 , 建立一套制度 , 既能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 又不会像丞相那样尾大不掉 , 威胁皇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永乐年间为配合翰林学士参预国政的需要 , 明成祖朱棣专门设立了一个附属于文渊阁的皇帝秘书班子--内阁 。 永乐初 , 明成祖特简(指由皇帝不通过吏部 , 而直接以亲自下旨的方式任命阁臣)翰林学士解缙、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参预军国大事 , 以奉天门外的文渊阁为入直名号 , 并在奉天门内东角僻静处增开数间厢房 , 作为君臣商议国政时的办公地点 , 号称内阁 , 以避外廷之名 , 这就是明代内阁制度的由来 。 内阁制度的演变《明史.职官志一》:"成祖即位 , 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 , 参预机务 。 阁臣之预务自此始 。 然其时 ,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 , 不置官属 , 不得专制诸司 。 诸司奏事 , 亦不得相关白 。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明宣宗时期开始 , 内阁开始了"票拟"制度 , 即阁臣草拟对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 , 用小条贴在奏章上 , 供皇帝参考采用 。 由此阁臣也取得了处理国家大事的实权 , 利用详审奏章加以票拟的机会压制六部 。 票拟往往成为敕谕发往全国实行 , 内阁的权力逐渐加大 。 "即使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 , 辄以败" 。 从此时起阁臣的权力和地位已经开始超越六部尚书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到这里 , 就不得不提一下首辅制 , 首辅制是内阁制的重要内容 。 首辅通常是阁臣中实权最高的阁臣 , 入阁的时间、阁臣资历、皇帝的宠信、入阁时品阶官职的高低都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成为首辅的重要因素 。 明朝中后期 , 皇帝长期不上朝成为常态 , 政务由内阁处理成为惯例 , 首辅成为整个大明帝国行政最高长官 。 在一定程度上内阁制成了首辅对皇帝负责制 。 而内阁的主要职权概括地说就是:"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 ""献替可否"是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裁决政务的主要方式 。 "献"就是内阁大学士根据皇帝垂询发表个人的意见并上书而奏 。 如果意见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认可并进而推行就称为"献可";而"替否"就是内阁大学士对皇帝的意见可以持不同见解 , 并提出谏止 , 这就是内阁大学士的封驳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了以上四种权力外 , 内阁大学士还拥有起草诏令、撰实录国史等权力 。 甚至到了明朝后期,内阁大学士还可以选拔、任用官吏之权 , 进行军事指挥 , 上阵督师等 。 例如 , 明神宗时,张居正强调唯才用人,官吏的"用舍进退,一切功实为准" , 裁汰了许多冗官,又提拔了潘季驯、戚继光等一大批能干、清廉的官员 。 从明初到明末,内阁大学士的职权范围逐渐扩大,总体上说其权力呈现出日益增强的趋势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 , 明代内阁制度形成及完善有三大标志:内阁过渡为永久性政治机构、内阁掌握"票拟"权决策军国大事及首辅制确立 。 内阁对明朝政局的影响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产生的一种新型政治体制 , 其产生的目的是为解决废除丞相后出现的皇帝政务繁多的局面 , 根本目的是强化君主集权 。 作为皇权和相权妥协下的产物 , 内阁制的出现缓解了皇权与文官集团因相权削弱而产生的矛盾 , 使得统治阶级内部趋于稳定 , 为大明王朝的繁荣奠定了政治基础 。 但是内阁自始至终都没有像中书省一样成为中枢一级行政机构 , 也没有将六部纳于属下 , 它仅仅是一个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辅助性机构 , 其权力的强弱一直依赖于皇帝本身 。 因此当皇帝宠幸宦官之时 , 易出现宦官专政 。 内阁成员多为翰林学士出身 , 政治才能缺乏、因循守旧 , 致使明朝上层官场风气偏于保守 , 不利于政治改革 , 即使出现强有力的政治人物 , 如张居正等 , 在改革者下台后 , 容易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 。
稿源:(360kuai)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69954.html
标题:内阁|试论皇权与相权妥协下的产物——明朝内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