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皇帝 明朝 宦官
宦官们的黄金时代 , 无疑是明朝 。 虽然不能像赵高那样谋朝篡位 , 也能与朝中大员平起平坐 , 甚至不把高官们放在眼里 , 相当威风 。
《大明风华》里的王振 , 被视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 , 权倾朝野 , 能在某种程度上左右明英宗朱祁镇 , 就算后来在土木堡之变中死于非命 , 他这一生也算值了 , 后世那些"有志向"的宦官们无不以他为榜样 , 渴望活成他的样子 。
文章图片
《大明风华》中的王振
01朱祁镇宠信王振的原因
那么 , 朱祁镇为什么那么宠信王振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
第一 , 王振不是普通的宦官
他首先是个读书人 , 曾中过秀才(一说举人) , 当过私塾老师 , 可能觉得科举之路太过艰难 , 一狠心 , 挥刀而下 , 自阉入宫 。
和其他那些目不识丁的宦官们比起来 , 饱读诗书的王振无疑优秀得多 , 且机灵有趣 , 善体人意 , 朱瞻基对他挺欣赏 , 授为东宫局郎 , 让他服侍皇太子朱祁镇 。
那时的朱祁镇还是个小孩子 , 对于身边这位风趣幽默又极有才学的"王伴伴" , 自然而然的产生敬仰之情 , 《明史》中的记载是"帝方倾心向振 , 尝以先生呼之 。 赐振敕 , 极褒美 。 "
"先生"这种称呼 , 在明朝时可不像现在这么泛滥 , 含金量很高 , 通常有大德、大才或大权之人才能被称为先生 , 比如内阁大臣们 , 皇帝就称之为"先生" 。
所以《大明风华》里的那位王振 , 和真实历史是有出入的 。 年纪不对 , 定位也不对 。 王振不是和朱祁镇年纪差不多的玩伴 , 而是能够指导朱祁镇学问的长者 , 亦师亦仆 。
文章图片
《大明风华》中的朱祁镇
第二 , 朱祁镇需要身边有王振这样的人
朱瞻基驾崩得太早 , 朱祁镇登基的时候才9岁 , 显然无法亲政 , 朝中大事由太皇太后张氏定夺 。
张氏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妻子 , 史称诚孝张皇后 , 是出色的女性政治家 , 极有政治头脑 , 重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等五位贤臣 , 延续仁宣之治 , 使得朝中吏治清明 , 民间发展经济 , 天下呈现安乐繁荣的景象 。
尤为难得的是 , 张皇后虽然手握大权 , 却不贪恋权位 , 断然拒绝大臣们垂帘听政的提议;也不为娘家谋私利 , 处事公允 , 深明大义 , 极得大臣们的尊敬 。
但是 , 同样的事情 , 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 张皇后千好万好 , 朱祁镇对她的感情也只会一年比一年变淡 。 因为他会长大 , 皇帝的本性 , 让他下意识的不愿意有人分享属于自己的权力 。
文章图片
《大明风华》中的张皇后
张皇后去世时 , 朱祁镇16岁 , 用现代标准去衡量还是个高中生 , 但那是古代 , 普遍早熟 , 这个年纪的少男少女们都能结婚生子了 。 朱祁镇也不例外 , 娶了钱皇后 , 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 各种观念已经形成 , 又当了7年的皇帝 , 该懂的东西也都懂了 。
也许当皇帝的前几年 , 他还没有权力的概念 , 可随着年纪的增长 , 以及相匹配的精英教育 , 让他明白了权力的魅力 , 老祖母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
张皇后最为后人称道的一点 , 是她压制王振 , 还有过诛杀王振的念头 , 她宫中女官的刀都架在王振脖子上了 。
明朝史学家王世贞曾说:"史于太后之圣政 , 王振之蠢国 , 盖娓娓焉 。 "意思是张皇后主政时 , 王振根本无法真正擅政 , 在她面前战战兢兢 , 不敢放肆 。
张皇后会这么对待王振 , 肯定是因为她看出了王振志大才疏 , 有误国之相 。 为了保住王振的命 , 朱祁镇向张皇后跪下求情 , 皇帝都跪了 , 在场的大臣们也只好跟着跪下 。
文章图片
真实的张皇后并没有黑化
这其实是相当奇怪的一件事情 , 以古代的伦理来说 , 祖母既然这么讨厌自己身边的一个奴仆 , 朱祁镇最应该做的是把这奴仆远远的打发出去 , 或者从此疏远 , 以表孝心 。 可朱祁镇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方式 , 不但依然看重王振 , 还以他皇帝之尊 , 宁愿为了个奴仆下跪 。
他这样的举动 , 把张皇后置于何地?简直是陷张皇后于不慈 。 表面上看 , 是少年的叛逆心理 , 偏要和长辈作对;细思起来 , 其实是在表达对张皇后的不满 。
稿源:(360kuai)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69547.html
标题:宦官|从朱祁镇对王振的宠信,看明朝皇帝重用宦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