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扶苏劝谏受到惩罚
候生与卢生讥讽秦始皇暴戾 , 并相继逃离而去 , 秦始皇因此大怒 , 命令御史悉拘捕咸阳城内的方士 , 方士们互相攀咬揭发 , 牵连出456人 , 秦始皇将这些全部坑杀 。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坑儒”事件 , 面对这样的酷刑惩罚 , 在秦史中都没有发现有人反对 , 唯一“唱反调”的人只有扶苏 , 扶苏上谏秦始皇说 , 天下初定还有一些偏远的势力未被王化 , 儒生们都是儒家思想的拥簇 , 现在陛下要用严厉的刑法惩罚他们 , 臣担忧天下会因此生乱 。 扶苏的这番其劝谏 , 引起了秦始皇的强烈反感 , 遂发配扶苏到上郡监督蒙恬 。 可见秦始皇始终坚持自己依法治国的理念 , 而且也不会同意在他之后 , 有人不执行他的政治思想 。 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 , 的确干过一些不光彩的事 , 例如屠杀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兄弟姐妹 , 陷害与自己不和功臣 , 大兴土木修建骊山陵墓与阿房宫 , 但是他也的确继承了秦始皇的既定政策 。
文章图片
胡亥严格继承秦始皇的既定政策
其一是严格执行督责制度 , 《史记》记载胡亥认为 , 要严格执行督责之术 , 全国上下严峻刑法才能贯彻统治者的意志 , 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 。 二是用法日益深刻 , 使得每个人都感到切实的危机 , 达到威慑的目的 , 国人不敢触犯法律 。 《汉书》中所说的“囹圄成市赭衣塞道” , 监狱像菜市场一样 , 穿满囚服的人站满了道路 , 这固然有些夸大其词 , 但也未必完全不符合秦二世执政时期的情况 。 所以胡亥的所作所为来看 , 可谓是比之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 , 崇尚儒家思想学派的扶苏 , 并不是秦始皇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 。 扶苏在上郡接到秦始皇的遗诏后 , 就准备自杀 , 蒙恬劝他说这里面可能有诈 , 需搞清情况后再做决定 , 而扶苏不听 , 认为父亲让儿子自杀 , 不需要再做请示 , 说完后就自杀了 , 可见扶苏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多么深刻 。 这就是他与胡亥最大的不同 , 也是不能被立为太子的深层原因 。
文章图片
立胡亥为太子是秦始皇的真正心愿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 , 查阅文献发现在秦始皇去世之前 , 并没有诏封胡亥为太子 , 虽然在秦始皇死后 。 胡亥靠着所谓的遗诏继位 , 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告诉世人 , 遗诏是由李斯与胡亥伪造 , 意思就是说胡亥不当立 , 司马迁的这个说法与陈胜可谓是十分接近 , 不过我们还要再判断一下这个说法是否符合史实 。 胡亥在少年时代 , 就跟着赵高学习法令 , 逐渐成长为一位极具法家思想与理念的人 , 而在现代的史料中 , 关于这一点却少有人提及 。 另外秦始皇对胡亥也是情有独钟 , 秦始皇当年东巡 , 唯独指定胡亥跟随 , 秦始皇的这次出行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 行使帝王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并趁机祭祀山川河流统一社会思想 , 是一项影响力巨大的政治活动 , 也是对接班人教育的绝佳机会 。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 , 唯独点中胡亥陪驾同行 , 显然是为了刻意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 , 与其它治国能力 ,
文章图片
尾声
其实秦始皇欲立胡亥为接班人的心愿 ,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资料可证明 。 《史记·蒙恬传》中记载秦始皇死后 , 蒙毅对被胡亥遣来的御史说:“先王欲太子而卿难之......数年之积也......臣不能得先王之意......”这些话正表明了秦始皇要立胡亥为接班人的长久心愿 。 蒙氏一族出身于儒化之邦的齐国 , 蒙恬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 , 也认为扶苏当被立为太子 , 这与秦国的政治文化不相符合 , 所以蒙毅不能得先王之意 。 蒙氏兄弟二人在秦朝拥有极高的威信 , 深受秦始皇的信任 , 所以蒙家兄弟对秦朝的内部大事非常了解 , 特别是在秦始皇立接班人一事的心态上 , 掌握的信息也比他人要多 。 所以从蒙恬的话中 , 也证实了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的想法 , 是早就有的 。 分析了这么多的有力证据 , 想必大家对扶苏与胡亥谁当立的问题 , 心中都会有答案了 。
【参考资料:《史记》 , 《秦史稿》 , 《秦始皇大传》】
稿源:(江流儿文史故事)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69400.html
标题:陈胜与司马迁皆言扶苏当立,秦始皇到底中意谁?答案在这里(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