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关羽 太史 建昌
谈到黄忠之名,不少读者对其的印象都是"老当益壮" 。 黄忠在他六七十岁的时候 , 还能弯弓跨马 , 身先士卒 , 并能在定军山一役中 , 斩杀敌军大将夏侯渊 , 可谓是老而弥坚、威震西南 。
文章图片
但这毕竟只是《三国演义》中对黄忠的杜撰 , 事实上 , 正史中记载的黄忠 , 只有他人生的最后八年时光 , 即建安17年至建安25年这段时间 。 且在相关史书中 , 黄忠出山之后的年龄并没有明确记载 。 而黄忠被人叫作"老将" , 或许是关羽曾说过的一句话 。 据《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先主为汉中王 , 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 , 羽闻黄忠为后将军 , 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关羽在这里说的是"老兵" , 并非是后来的"老将" 。 老兵的意思在这里是指 , 黄忠参军多年 , 却还只是个士兵 。 因此 , 关羽实则也是嫌弃黄忠的地位不如自己高 。 《三国志?黄忠传》中也记载了诸葛亮的看法:"忠之名望 , 素非关、马之伦也 。 "由此可见 , 关羽本意并非是嫌弃黄忠年纪大 , 而是他觉得黄忠的名望和地位是不配和自己并列的 。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什么关羽会有此看法?
要知道 , 黄忠在入蜀以后 , 立下过不少功劳 。 据《三国志?黄忠本传》记载:"(忠)自葭萌受任 , 还攻刘璋 , 忠常先登陷阵 , 勇毅冠三军 。 "后来在进取汉中之时 , 黄忠也是身先士卒 , 勇不可当 。 "渊众基精 , 忠推锋必进 , 劝率士卒 , 金鼓振天 , 欢声动谷 , 一战斩渊 , 渊军大败 。 迁征西将军 。 "正因如此 , 刘备才对黄忠如此重视 , 还赐予黄忠征西将军一职 。
文章图片
话说回来 , 黄忠既然为蜀汉集团立功颇多 , 为何在关羽和诸葛亮看来 , 其地位名望还是显得不足呢?答案很简单 , 那便是黄忠的人生前期 , 并无作为 ,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默默无闻 , 这也致使他一直不被人看好 。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关羽、马超的威名都是在其人生前期闯出来 , 而反观黄忠 , 则是充满了不得志 , 甚至还曾败于太史慈之手 。
文章图片
据《三国志?黄忠传》记载:"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 , 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 。 "后来荆州为曹操所得 , 黄忠也依然没有被重用:"及曹公克荆州 , 假行裨将军 , 仍就故任 , 统属长沙太守韩玄 。 "即便是曹操爱惜人才 , 他也只是让黄忠担任一个普通的裨将军 。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黄忠的事业在其人生前期 , 并不是很如意 。 不仅如此 , 黄忠的家庭 , 也是有些悲苦 。 对此 , 《三国志?黄忠传》的介绍只有寥寥六个字:"子叙 , 早没 , 无后 。 "不少读者也都知道 , 古人极其重视血脉绵延 , 而黄忠唯一的儿子却早早夭折 , 可见这对黄忠的打击之大 。
文章图片
而说到黄忠还曾败于太史慈之手 , 不少读者或许会感到疑惑 。 因为在正史中 , 黄忠和太史慈似乎并没有过什么交集 , 那么两人之争又从何而来呢?这还要说到上文中 , 提到的一处细节 , 那便是刘表的侄子刘磐 。
文章图片
【建昌|黄忠后半生威震西南,为何前半生默默无闻,与这个人有关】在《三国志?太史慈传》中 , 曾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刘表从子磐 。 骁勇 , 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 。 策于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 , 以慈为建昌都尉 , 治海昬 , 并督诸将拒磐 。 磐绝迹 , 不复为寇 。 "从这里的描述来看 , 刘磐带人在西南边境屡次作乱 , 孙策无奈 , 只好派派出了成名大将太史慈 。 令后者来到海昬、建昌一带 , 来抵御刘磐的进攻 。 太史慈也没有让孙策失望 , 在他镇守于边境之后 , 刘磐这支队伍很快就退去了 。
文章图片
前面曾提到过 , 黄忠此时是在刘磐手下效命的 。 因此 , 太史慈在领兵来到边境布防之后 , 黄忠就成了刘磐对付太史慈的主要力量 。 从结局来看 , 黄忠不但是败了 , 而且败得很惨 , 否则刘磐也就不可能"绝迹 , 不复为寇" 。 这场战斗不但使得黄忠颜面无存 , 也令其早期的经历黯淡无光 , 无论当时的刘表还是后来的曹操 , 都将其视为一个平庸的将领 , 仕途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 而这一切都是拜太史慈所赐 。
稿源:(360kuai)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69353.html
标题:建昌|黄忠后半生威震西南,为何前半生默默无闻,与这个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