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南京 都城 南京都市圈 六朝 建康
在当时 , 若一个将领带着士兵到了长江中游去的话 , 那对都城建康来说 , 就是一个威胁 , 这是都城的一颗定时炸弹 。
为了防止上游的敌人突然之间举兵南下 , 建康朝廷要在长江沿线设立好几个据点 , 来加以阻挡 。 那么离南京最近的据点就是姑孰(今马鞍山) 。 在姑孰的江边上就是李白诗中所写的天门山 。 天门山东西“梁山” , 中间很窄 , 两边峭壁 , 是一处天险之地 , 这是保护建康的最后一道屏障 。
所以从军事角度出发 , 姑孰(马鞍山)在六朝时期就已加入了南京的“都市圈” 。 而天门山在今天的马鞍山和芜湖的交界处 , 从姑孰这个大范围来看 , 当时芜湖已身处南京“都市圈”了 。
再说京口 , 作为孙吴早期的都城 , 它基本上是和南京一同发展起来的 。 当时局势混乱 , 从北方南逃过来大量侨民 , 建康朝廷便把他们组织起来 , 编为一支军队 , 叫北府军 。 北府军的驻扎地便在京口 。
但是后来发现北方有长江天堑 , 东方也并没有军事威胁 , 这个时候 , 京口便渐渐内陆化 , 南京的都市圈便扩展到了宁镇地区 。 广陵即今扬州虽在长江北岸 , 但在六朝时 , 它和江南的京口基本上是合二为一的关系 。 京口设南徐州 , 广陵设南兖州 , 而两州的刺史常由一人同时担任 。 所以扬州在六朝时也进入了南京的“都市圈” 。 而太湖平原则成为南京的大后方 。
这么数下来 , 如今的“8+2”格局中 , 唯一不在六朝南京“都市圈”的只有淮安 , 毕竟地理位置相对较远 。
文章图片
建康附近图
图片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三
采访人员:《“都城圈”与“都城圈社会”研究文集:以六朝建康为中心》一书中 , 也收录了您的一篇文章 , 《六朝建康“都城圈”的东方——以破冈渎的探讨为中心》 。
张学锋:六朝时 , 南京是政治中心 , 三吴地区是经济中心 , 如果用交通线把政治中心跟经济中心连接起来 , 政治中心的经济不足问题就可以解决 。 孙权开凿破冈渎 , 就是为了沟通南京与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 , 为了让“三吴”地区给南京提供物资支持 。
尽管两汉以来 , 建康东部弧形地带的土地开发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 孙吴时湖熟、江乘、溧阳、姑熟等地也开展了屯田 , 但单凭“近东”来解决政治、军事中心的粮食物资问题 , 显然不可能 。 建康之所以成为形胜之地 , 关键在于它能“东集吴会之粟” , 没有东郡三吴的粮食物资 , 建康无疑是一座死城 。
而当时长江水运凶险 , 内河船进入长江 , 并不安全 。 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凿人工运河 。 走内陆河要比长江要安全很多 。
当然 , “都市圈”卫星城市对南京的支持是多方面的 。 但在史书上 , 因为司空见惯 , 却反而没有任何记载 。 这只能靠考古发掘 。 比如说 , 我们从南京六朝古墓中发现一些青瓷器随葬品 , 经过比对 , 跟今浙江的瓷器窑遗址发现的残片是相同的 , 就就证明六朝时期南京居民使用的瓷器绝大部分来自会稽郡 。 那么它是怎么从浙江运过来的呢?正是通过破冈渎这条水路 。
可以说 , 破冈渎是六朝时期维系都城建康的生命线 。
南京作为400年来的都城 , 在北方统一政权来看是非常忌讳的 。 所以隋朝平了陈朝的时候 , 要把建康城摧毁了 , 把社会的上层全部带到洛阳 , 破冈渎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
采访人员:您刚刚提到了“近东” , 在您的文章中 , 也提到了“近东”、“中东”和“远东”这些概念 。
张学锋:这是以南京为中心对其“都市圈”按地理远近进行划分的一种方式 。 六朝时期 , 南京若想发展 , 西部和北部都有长江天堑隔绝 , 只能把目光伸向富庶的东方 。
正如我在《六朝建康“都城圈”的东方——以破冈渎的探讨为中心》中所写 , 远方的船只 , 由破冈渎自东而来 , 到方山埭这个地方便意味着到达都下了 , 在方山埭弃船登岸 , 北行不久便到达倪塘 , 自此一路向西便可达都城建康 。 这条路也是东来商旅通往都城的主干道 。 在战争年代 , 这也是敌人入侵建康的交通要道 。 如此一来 , 以方山埭这以交通枢纽为中心 , 两汉以来形成的东部弧形地带就成了建康都市圈的东方 。 这也就是建康都市圈的“近东” 。 他在保卫建康都城安全方面有其一定地位 , 但在经济上 , 它狭窄的空间和相对滞后的开发程度无法满足都城的用度需求;而太湖平原上的三吴地区可视为“中东” , 其重要性前面我们已经谈及 , 它是“百度所资”的“根本”所在;而由“中东”最东的会稽郡连接起来的东部沿海及海外地区 , 可以说是建康都市圈的“远东” 。
稿源:(扬眼)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59240.html
标题:南京|微史记|南京的六朝“都市圈”(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