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所谓外行看热闹 , 内行看门道!
对于《三国演义》这部名著 , 其实也是如此 。 比如咱大部分人 , 最初都比较喜欢关注三国猛将里 , 谁更厉害啊 , 三国智谋中 , 是不是诸葛亮排第一等 。 于是看着看着 , 吵着吵着 , 就想去搞明白 , 三国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
因此往往是 , 但凡三国的话题 , 就没法分清“演义”和“正史” 。 哪怕有人强调 , 本人谈得是“三国正史”或“演义” , 但依然挡不住演义历史一把抓 , 这已成了三国独有现象了 。 笔者对此现象的看法是:挺好 , 既有门道又有热闹 , 何乐而不为?只要能有所得!
文章图片
【刘备为何扔掉诸葛亮的奏折?毛主席: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因此笔者也是喜欢一手“演义” , 一手“正史” 。 这么一脚门里 , 一脚门外 , 结合着说 。 就比如接下来要讨论的这个《三国演义》的话题:刘备为何扔掉了诸葛亮的奏折?这不科学!
在正史中 , 其实是没有这记载的 。 《三国演义》之所以敢这么写 , 显然是诸葛亮触了刘备的逆鳞 。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就要从关羽丢失荆州说起了 。
关羽丢荆州 , 长久以来是个热门话题 。 有人从关羽性格上分析 , 有人从当时三国格局的高度入手 , 还有人则一口咬定 , 就是诸葛亮或刘备 , 害了关羽 , 属于内部争斗导致 , 否则为啥不去救援?
文章图片
这些都有道理吗?当然有 , 角度不同 , 结论迥异!因为最终的结论几乎都是 , 关羽丢荆州 , 是蜀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点是公认的!对于刘备的刺激不可谓不大 , 那么刘备会采取什么行动?
在正史中围绕着此事 , 曹魏方面就展开过激烈辩论 , 主流意见是:刘备根本不可能伐吴!因为伐吴是最坏的选项 , 刘备那么“英雄” , 诸葛亮那么“睿智” , 还分不清吗?
但刘晔却坚定认为:刘备必会伐吴 。
一则是刘备和关羽“情同父子” , 这就决定了刘备在感情上无法接受 。 二则是 , 倘若刘备不给关羽报仇 , 那蜀汉队伍就没法带了 , 所谓“蜀之名将 , 唯(关)羽一人 , (关)羽死军衰” , 若不能扭转这种局面 , 如何得了?
事实证明了还是刘晔正确!
文章图片
在蜀汉内部 , 要不要替关羽报仇 , 也是一边倒情况 。 几乎所有人都强烈反对 , 其中以赵云的意见最具代表性:既然我们是汉朝正朔 , 那么国贼就是篡汉的曹丕 , 应讨伐曹魏 , 而不应征伐东吴 。
那么诸葛亮的态度呢?从事后推断他也反对 , 但当时却没有发表意见 。 因为除了赵云外 , 秦宓也上书强烈反对 。
哪料刘备却做出了一个好玩的反应 , 不搭理赵云 , 却非要怒吼着砍了秦宓 , 为何会这样?用办公室哲学解读就是:老员工和新员工的不同 。
但实则却是 , 刘备决意要伐吴的 。 赵云功高 , 影响力大 , 还是他伐吴的重要帮手 , 因而便用杀秦宓 , 表示决心 , 也对赵云等其他功勋元老 , 发出警告 。
文章图片
这种情况下 , 诸葛亮自然不能再说啥了 , 但秦宓却必须要救 。 同时他也明白 , 刘备杀秦宓仅仅是手段 , 不是目的 。 于是诸葛亮替秦宓求情 , 刘备顺水推舟——那就不杀了!由此 , 刘备伐吴不可更改 , 成了蜀汉的“国策” 。
以上皆出自正史 , 那么《三国演义》是如何表现此事的呢?基本上跟正史相同 , 但为了表现刘备的“疯狂” , 却在细节上虚构出一件事 。 如下:
孔明闻知 , 即上表救秦宓 。 其略曰:
臣亮等窃以吴贼逞奸诡之计 , 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 , 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 , 诚不可忘 。 但念迁汉鼎者 , 罪由曹操;移刘祚者 , 过非孙权 。 窃谓魏贼若除 , 则吴自宾服 。 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 , 以养士卒之力 , 别作良图 , 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先主看毕 , 掷表于地曰:“朕意已决 , 无得再谏!”
文章图片
诸葛亮所说的意见 , 跟赵云如出一辙 。 但刘备却扔掉了诸葛亮的奏折 , 用这个动作 , 狠狠“打脸”诸葛亮之后 , 才算定下了伐吴之事 。
所以 , 刘备扔掉诸葛亮奏折 , 是展现决心:伐吴不可动摇 , 绝不更改!而不是对诸葛亮有啥看法意见 。
稿源:(浅意流年)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45385.html
标题:刘备为何扔掉诸葛亮的奏折?毛主席:刘备有一个优点,两个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