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李治在世时 , 有意让武后参政 , 积累从政资本 。 李治曾有意让贤给武后 , 武后不受 。 后人总是诬蔑武后篡权 , 我不这么看 , 如果李治沒有为武后政治上作铺垫 , 武后是迈不上台阶的 。 武后对李治还是有情义的 , 也深知李治之远虑 , 就是为了保护李氏子孙 , 武后问狄仁杰 , 只是看看民心 , 为后武氏时代作准备 。 武后临终遗嘱是:去帝号 , 归乾陵 。 与李治合葬 , 足以证明武后一直没有忘记李治 。
文章图片
【武则天若传位给侄子,就可保住“武周”,却为何要还政于唐?】武则天是踩着后宫敌人的血走上了皇后之位 , 又凭着杀伐果决和出色才能与唐高宗并驾齐驱 , 她的儿子一个个对她如视虎狼 , 甚至敌对 , 坚定武则天立李显的理由就是因为当时武家并没有帝王将相的才能 , 又没有士族豪门大族和民众基础 , 立武家为嗣等于害了武家 , 所以才有武则天拼命让武李二家大肆联姻 , 以保全自己母族 。
至于很多人说的儿子亲还是侄子亲 , 能这么说的永远都成不了武则天 , 武则天与儿子仅有生没有养 , 在那波谲云诡的后宫争斗中 , 她的儿子更是与她作对 , 一代女皇又岂是常人可比 。
文章图片
武则天其实从来就没想过传给武姓人 , 毕竟那只是侄儿 , 而非儿子 。 传位当然毫不犹豫地传给儿子 ,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几个儿子轮流当太子 , 哪怕是她登基称帝后 , 她儿子仍然是太子 , 这也是安抚唐朝的旧臣旧将 。
一旦废黜太子选择武氏 , 那就真是篡位了 , 唐朝的旧臣旧将必然坚决反抗 。 这些人忠于武则天 , 那是因为武则天至少还是李氏媳妇 , 太子还是李氏 , 不会忠于外氏 。 所以武则天为了国家稳定也不可能废黜李氏太子而立武氏太子 , 无论亲情还是国家政治 , 她都不会这么干 。
文章图片
武则天能当皇帝 , 智商情商当然是双高的 , 不是想传给侄子 , 只是一开始想开新朝武周 , 自己想当武周的开国皇帝 , 后来发现是行不通的 , 自己永远是李家的儿媳 , 为老李家守江山的历史是抹不掉的 。 于是 , 狄仁杰也是人精 , 摸准了武则天的心思 , 趁机建议 , 武则天正好顺势下了台阶 。
文章图片
最主要的还是众人心向李唐 , 虽然武则天执政时期做了许多事 , 有贞观遗风 。 但是女人当皇帝本来在男权社会都是异类 , 被称为牝鸡司晨 。 在她的强硬的手腕和政治高压下不得不屈服 , 但是武则天的侄子们如武三思辈并没有这个魄力和能力继承大统 , 也没有攒够人品 , 众人是不服的 , 武则天虽然年老有些昏聩 , 这些道理她还是想的通的 , 作为一代女皇 , 知人善任还是她的能力所在 。
文章图片
她知道底下的狄仁杰、张柬之等股肱之臣都忠于李唐 , 贸然传位于武姓 , 根基不牢 , 会造成血雨腥风的大地震 , 也会重返吕后的覆辙 。 武则天是因为个人能力才当的皇帝 , 李治死后整个李唐宗室只有武则天权柄最大 , 要知道武则天是当时二圣之一 , 陪李治封禅泰山的存在 , 所以武则天取代李唐 , 自己登基为帝的阻力小很多 。
文章图片
而武家几位侄子能力差太多 , 并不能像武则天那样继承大统 , 武则天时期有个非常牛的宰相叫狄仁杰 , 他忠于武则天 , 但是同样忠于李唐 , 狄仁杰一生都在为武则天死后李家重掌江山做努力 , 他的门生遍布遍野 , 所以当武则天一死 , 张柬之马上行动复唐 。 大臣的算盘是这样打 , 皇位可以给你坐 , 但是被你颠覆是不可能的 。 武还政与李 , 是自知颠覆不了男权 , 知难而退的明智之举 。
稿源:(老张聊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43687.html
标题:武则天若传位给侄子,就可保住“武周”,却为何要还政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