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颜小二述哲文
有人曾将李斯和吕不韦相提并论 , 说二者不分伯仲 , 皆是大秦 , 是几千年中华文化中让人赞叹的千古一相 。
有人则说李斯远比不上吕不韦 , 因为李斯登上相位 , 有“吕不韦”给他打基础;而吕不韦则是靠着自己的筹谋 , 从嬴异人开始 , 步步为营 , 并将秦从强大推向天下霸主 。 其功绩 , 让人赞叹 。
文章图片
但是 , 毋庸置疑的是 , 吕不韦将秦推向强大 , 他却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候贪图手中的权力 , 最后千古一相“让位”给了“李斯” 。
而一统天下的未尽事业 , 则由“李斯”接替“吕不韦”继续完成 。
但是 , 李斯纵使帮助秦始皇一统天下 , 他最后的下场 , 却比吕不韦好不了多少 , 甚至让后人对他的“评价” , 比吕不韦还要差上一些 。
关于李斯的“落败” , 教授张缃霓说:“李斯是在名利富贵问题上迷失了方向 , 进而落得悲惨的下场 。 ”
也就是说 , 李斯的“不得善终” , 源于一个“贪”字 。
纵观法家思想中的“帝王术” , 其中一大要点就是利用“人皆自为” , 让为下者为君所用 。 但是李斯明明深谙这一点 , 却依旧吞噬在“贪”的旋涡之中 。
文章图片
于此 , 我们细细品读李斯的一生 , 除了可以让我们欣赏法家思想的精妙 , 也能让李斯的结局作为一个警示 , 帮助我们警惕人性深处的“贪” , 不要和李斯一般 , 在赢了天下人的时候 , 败给了自己 。
1、李斯自私的初现:提出焚书 , 漠视坑儒
李斯当年所面对的局面 , 其实比吕不韦要好上太多 。
秦始皇已然“长成” , 而秦也在吕不韦和几代秦国君王的操持下 , 十分强大 。
那个时候 , 秦成为天下霸主 , 只是时间问题 , 而李斯则是这“天下大势”中“顺势而为”的关键人物 。
文章图片
吕不韦集团落败以后 , 李斯凭借其才华 , 成功成为秦始皇嬴政身边的重要人物 , 他可以说是秦始皇的“智囊团” 。
但是他却比吕不韦更容易“变质” 。
李斯 , 是一个相对“自私”的人 , 就像当年吕不韦在嬴政年幼掌管秦国政务时膨胀的私欲一样 , 身居高位的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 在大秦一统天下以后 , 他的私心便渐渐凸显 。
比如 , 他跟随秦始皇出巡的时候 , 立碑歌功颂德 。
按理说 , 在一统天下的初期 , 恢复民生、安抚民心才是首要任务 , 这“歌功颂德”对于秦的发展弊大于利 。
除此之外 , 李斯所促成的“焚书坑儒”事件 , 更是让人们开始看到质变后的李斯之自私 。
或者说 , 焚书坑儒事件 , 是李斯自私的初现 。
文章图片
据记载 , 焚书坑儒最初并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那般让人不忍直视 , 也本可不必让秦始皇至今都背上如此大的争议 。
秦一统天下 , 要让天下安稳、民心归顺 , 文化上就必须有一个“主流” 。 当年焚书坑儒的初衷更多是在讨论国家管理方法 , 李斯却将博士淳于提出的方案 , 即“将偏远地区分封子弟为王 , 以此作为郡县制的补充形式”上升到“政治斗争” , 而且还是“非此即彼”的激烈斗争 。
于此 , 一不做二不休 , 李斯提出了“焚书”这样的极端建议 。
这时 , 本来为了安定百姓的治国策略 , 变成激起民愤的举措 。
而当焚书发展成了“坑儒”时 , 李斯也并没有阻止秦始皇 , 而是听之任之 。
此时的李斯 , 他的心里已经不是什么天下 , 更多是朝堂的权位斗争和自己的荣华富贵 。 于此 , 后世的司马迁也批判李斯的做法是“阿顺苟和” 。
文章图片
2、李斯的质变与落幕
历史上李斯的结局并不好 , 相对来说还有些惨 。 “腰斩” , 可是古代的酷刑 。
而李斯走到“腰斩”这一步 , 与他自己的“私心” , 也就是质变有关 。 李斯败在谁的手里?不是赵高 , 而是他自己 。
李斯在秦始皇死后 , 权力可谓达到了巅峰 , 面对赵高暗暗谋划的政变 , 他完全可以阻止并扭转局面 , 扶持明君上位 。
但是他舍不得自己高高在上的权位 , 他采纳了赵高的建议 , 让昏聩的“胡亥”上了位 。 或许那个时候的他很自信自己可以控制赵高和胡亥 。
稿源:(颜小二述哲文)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337984.html
标题:李斯助秦一统江山,却不得善终:他没有败给赵高,而是败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