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日涅夫|赫鲁晓夫的黯然离职,难道仅仅是因为勃列日涅夫的“逼宫”

如果说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宣告他农业方面经济改革的失败,那么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最终也没有突破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相反,在赫鲁晓夫任期内,和美国展开全方位的军备竞赛,持续的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内部的矛盾,“粮食危机”和“生活日用品”成为赫鲁晓夫后期面对的最尖锐的问题。
列日涅夫|赫鲁晓夫的黯然离职,难道仅仅是因为勃列日涅夫的“逼宫”
文章插图
第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这种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先辈们就已经提出来这种主张。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在成为苏联领导后,开始全盘否定斯大林,反对苏联民众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主义。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赫鲁晓夫在巩固自己的地位后,开始搞对自己的“个人崇拜”;这显然跟自己的主张背道而驰。赫鲁晓夫在内部搞排除异己,推崇“赫鲁晓夫”的“大沙皇”模式,自然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列日涅夫|赫鲁晓夫的黯然离职,难道仅仅是因为勃列日涅夫的“逼宫”
文章插图
赫鲁晓夫的这一点,为日后他的黯然离职埋下了伏笔。第二、“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初期,面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当时的苏联经济已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苏联国内已经出现严重“粮食危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就此拉开序幕,赫鲁晓夫大力在苏联境内推崇种植玉米,因此也得以“玉米大王”的称号。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后到期,种植玉米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危机,反而加剧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列日涅夫|赫鲁晓夫的黯然离职,难道仅仅是因为勃列日涅夫的“逼宫”
文章插图
大规模种植玉米以及不合理的管理,到后期,不仅没有增加玉米的产量,反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最终赫鲁晓夫也没用解决这一问题,自然面临黯然下台。第三、谢列平,苏斯洛夫,谢米恰斯内的积极运作。当时的赫鲁晓夫正处于度假,自然毫无防备,而勃列日涅夫、谢列平,苏斯洛夫,谢米恰斯内最高主席团已经控制局势,可以讲此时赫鲁晓夫已经大势所趋。最终黯然下台。纵然勃列日涅夫政变成功,但是他依旧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而他的改革把苏联给改乱了,为苏联的解体也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