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离不开长孙皇后

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 。 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皇后绝对是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 。 且受后世的评价 , 人们印象里的长孙皇后 , 是贤惠的 , 但真实的长孙皇后确实“贤”吗?长孙皇后和历史上著名的那场流血事件“玄武门之变”又有什么关系呢?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 , 小字观音婢 , 河南洛阳 , 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 , 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 ,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

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离不开长孙皇后
文章图片
武则天 , 一生永远无法超越的两个人 , 一个是李世民 , 另一个就是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 。
唐太宗李世民 , 千古一帝 , 雄才伟略 , 十六岁便横刀立马、名扬天下 。 运筹帷幄 , 玄武政变 , 开创大唐盛世 , 造就华夏民族璀璨历史 。 他薄情、亦多情 。
无论是善待妃嫔、以德服人、制定规则、抑退外戚 , 还是识人卓越之才 , 都说明了她那刻骨的清醒和理性 。 如果到此为止 , 她也就只是历史上一般的贤妃而非长孙皇后 。

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离不开长孙皇后
文章图片
玄武门之变 , 版本很多 , 不管哪个版本 , 新旧唐书都记载了其间她所起的作用 , “及难作 , 太宗在玄武门 , 方引将士入宫授甲 , 后亲慰勉之 , 左右莫不感激”—更为夸张的是:“后孝事高祖 , 恭顺妃嫔 , 以存内助 。 ”这位平时行动必遵循礼法的贤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如果真的“贤” , 信仰那些君臣规则 , 按照君叫臣死 , 臣不得不死的礼法 , 这位贤妻会劝诫当时的秦王不要这么做;她如果真的“好” , 按照她平时“后孝事高祖 , 恭顺妃嫔”的孝顺 , 按照平日她对姐妹们“媵侍疾病 , 辍所御饮药资之 , 下怀其仁”的仁慈 , 这位好儿媳、好姐姐、好主子怎么会去劝勉自己丈夫做如此凶恶残忍之事?
事后还建议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孙戮杀殆尽?如果她真的是遵守秩序 , 仅仅清醒理性以图自保 , 怎么会“尽力弥缝 , 以存内助” , 能“后亲慰勉之 , 左右莫不感激”?
有人推测 , 那是她对秦王万般深情 , 秦王也于千万凶险里同生共死 , 仿佛情深意重无若此夫妻 。 这是低估了李世民 , 更加低估了我们的长孙皇后 。
长孙死的时候 , 李世民是这么哭的:“是内失一良佐 , 以此令人哀耳”—一个男人居然用“良佐”这样的政治术语评价自己的老婆?
李世民病重 , 长孙带着毒药 , 宣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 , 誓以死从乘舆 , 不能当吕后之地耳”—为什么她申明自己不会学吕后?她怕李世民想什么?
每次议论政事 , “太宗弥加礼待 , 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这个男人英雄盖世 , 也算贤明君主 , 为什么要向一个妇人征求国家大事的建议?
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离不开长孙皇后】只能说明一点 , 多年以来 , 他们就是政治伙伴 , 而整个玄武门之变 , 长孙皇后应该不只是表面上的勉励将士那么简单 。 纵观玄武门之变整场政变的前后 , 似乎都闪动着她的身影 。

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离不开长孙皇后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