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文章图片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文章图片
各国变法此起彼伏 , 大多半途而废
随着“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两件大事的发生 , 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的进入战国时期 。 鼎足而立的七大战国纷纷开启了自己的变法图强之路 , 魏国一马当先 , 靠着李悝变法最先崛起 , 组建了战国时代第一支重装骑兵——“魏武卒” , 秦、楚等各大国纷纷避其锋芒 , 韩、赵等更是屡屡遭其攻杀 , 险些灭国 。
随后 , 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等变法之路也纷纷开启 , 国势迅速增强 , 可惜最后都半途而废 。 魏国强盛两代而终 , 吴起被楚国旧贵族乱箭射死 , 申不害死在韩都新郑 , 变法措施在两人死后也全部废止 。 在战国七雄中 , 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取得成功 , 各项法令也得到不断延续 , 并未因商鞅身死或国君频繁更迭而有丝毫折扣 。
那么 , 秦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变法的唯一集大成者呢?这要从秦国的历史渊源说起 。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文章图片
秦人身处戎狄海洋 , 图强之心深入骨髓
尽管后世的秦王朝把自己的祖先定位成殷商朝的贵族世家 , 因忠于殷商才被后继的周王朝流放西陲 。 即便如此 , 秦人起于西陲蛮荒之地 , 这一点仍是无可辩驳的 , 西周数百年 , 秦人一直被排斥在中原文明之外 , 并随着周王朝的扩张而被驱赶到更西面的草原区域 , 与生活在那里的戎狄游牧民族互相往来 , 杂居共处 , 陷入整日征伐、全面皆兵的纷乱之中 。
靠着悍不畏死、浴血拼杀 , 秦人终于在泾渭河谷地带打下了一片容身之地 。 周孝王时期 , 戎狄部族的威胁越来越大 , 骑兵对战中对战马需求激增 , 恰好秦人首领非子善于养马 , 因此被征召管理周王室的皇家牧场 , 培育提供了大批优质战马 , 周孝王大喜 , 分封非子以秦地(今甘肃省秦安、清水一带) 。 后来 ,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 , 充当西部屏障的秦部族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重视 。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文章图片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文章图片
苦心立国却遭魏攻伐 , 深知变法厉害
西周亡国后 , 周平王建立东周 , 并准备迁都洛阳 。 当时的秦部族首领嬴襄主动派兵马护送 , 因此被周平王册封为诸侯 , 从此获得与其他诸侯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 随后 , 秦国经过秦襄公、文公两代人的努力 , 在公元前750年成功的占据了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 为日后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 提供了有利条件 。 到秦穆公时期 , 秦国向西拓地千里 , 并得到周天子赏赐的金鼓 , 名列“春秋五霸” 。
尽管秦国成长为区域大国 , 但其东进中原却遭到了晋、楚两大国的阻挡 , 始终止步函谷关 , 穆公之后更是因国君频繁更替而内斗不断、民心离散 。 恰逢魏国因变法成功而快速崛起 , 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对秦国步步蚕食 , 夺占了其河西等地 , 让秦国上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变法的厉害之处 。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
文章图片
两代国君保驾 , 打造新的利益集团
曾在魏国流亡多年的秦献公回国继位后 , 秦国终于有了些起色 , 但在各诸侯国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 外交上也受到歧视 , 被视为未开化的野蛮人部落 , 不能参与中原各国盟会 , 因此励精图治进行改革 。 随后上台的秦孝公年仅21岁 ,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 对“诸侯卑秦”感到万分屈辱 , 决定效法魏国 , 不拘一格招揽人才 , 最终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强秦”目标 。
各国变法要么失败要么半途而废,偏处西陲的秦部族为何成功】在变法过程中 , 秦国靠着奖励耕战 , 让广大乡民从变法中获得土地 , 士兵获得爵位;靠着重用游学仕子 , 将各郡县官吏进行了大换血 , 这就为变法打造了最坚实的基础 , 确保了其能够长久延续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