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将投降,李鸿章为何背信弃义,杀死苏州四万太平军?

1863年12月 , 郜永宽、汪安钧、周文嘉、伍贵文、范起发、汪有为、汪怀武、张大洲等“八大叛将”拿着慕王谭绍光首级 , 送给江苏巡抚李鸿章作为“投名状” , 并献上苏州城 。 郜永宽等投降 , 李鸿章非常高兴 , 于是设宴款待八大叛将 , 以示犒赏 。 谁知 , 李鸿章设下了“鸿门宴” , 他压根就不想兑现承诺 , 而是要乘机将他们除掉 。
酒过三巡 , 李鸿章借故离开宴席 , 然后派遣士兵 , 将八大叛将处死 。 接着 , 李鸿章屠杀苏州城内4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将士 , 完全控制苏州 , 是为“苏州杀降”事件 , 一时舆论哗然 。 八大叛将被杀 , 死有余辜 , 但4万太平军被屠杀 , 李鸿章则有点过分了 。 那么 , 李鸿章为何不收编八大叛将 , 以及城内4万太平军将士 , 增强淮军实力呢?

八大将投降,李鸿章为何背信弃义,杀死苏州四万太平军?
文章图片
八大将投降,李鸿章为何背信弃义,杀死苏州四万太平军?】01、太平军曾经“诈降”
苏州会战之前 , 李鸿章吃过太平军的亏 , 他不相信郜永宽等八大将会真心投降淮军 , 而是怀疑他们耍花招 , 对自己不利 。 1863年4月 , 太平天国会王蔡元隆在太仓诈降 , 引诱李鹤章(李鸿章弟弟)进入城内 。 李鹤章以为蔡元隆是真心投降 , 带着1500兵马大摇大摆入城 , 结果遭受太平军突袭 , 李鹤章被砍伤左脚 , 差点阵亡沙场 。 此时 , 若非叛将程学启带兵前来救援 , 与太平军血战厮杀 , 李鹤章难逃一劫 。
李鹤章在太仓中计 , 李鸿章对太平军不再信任 , 他认为郜永宽也是诈降 , 重演“太仓故事” 。 郜永宽等八大叛将之表现 , 也让李鸿章不得不怀疑 。 因为 , 郜永宽等八大叛将并未将苏州全部交给李鸿章 , 太平军控制六座城门 , 淮军只控制两座 。 如此 , 只要郜永宽等食言 , 或者是突然反悔 , 在苏州城内的淮军将会被“包饺子” , 后果不堪设想 。 如此 , 李鸿章只好抢先行动 , 在宴会上处死八大叛将 , 以绝后患 。

八大将投降,李鸿章为何背信弃义,杀死苏州四万太平军?
文章图片
02、郜永宽等人提出条件 , 李鸿章无法兑现
承诺无法兑现 , 李鸿章颜面尽失 , 信誉扫地 , 只好杀了八大叛将 , 将损失降到最低 。 郜永宽等八大叛将投降 , 自然是有条件的 , 而这条件 , 李鸿章根本就无法满足 , 因为他没有这实力 。 苏州城北阳澄湖 , 郜永宽与程学启多次秘密交谈 , 达成投降协议:郜永宽杀守将谭绍光 , 献上苏州城;李鸿章保举郜永宽等八大将得到总兵、副将等官职 , 且是实际授予 。
为得到苏州 , 李鸿章答应他们提出的条件 , 但他无法兑现 。 原因很简单 , 总兵、副将等实际职务 , 岂能是李鸿章所能满足 。 要知道 , 对有功的武将 , 清朝一般都是授予记名或者候补总兵、副将等 , 而不是实际授予 , 因为这些职位的“空缺”没那么多 , 不可能都安排得过来 。 此时 , 李鸿章地位还很低 , 更不可能帮他们弄到实际职务 。 诺言兑现不了 , 郜永宽等岂能罢休 , 此时他们还控制着苏州 , 李鸿章怎能不防备呢?

八大将投降,李鸿章为何背信弃义,杀死苏州四万太平军?
文章图片
03、担心粮饷供应不足 , 李鸿章杀降
郜永宽等八大叛将被杀 , 苏州城内太平军群龙无首 , 成为李鸿章待宰的羔羊 。 这4万太平军 , 若是收编入淮军 , 李鸿章势力将会大大增强 , 但李鸿章没法将其收编 , 也不敢收编 。 要知道 , 淮军是“私人武装”力量 , 军费来源几乎靠自筹 , 很难从朝廷那里得到专项拨款 , 这点与湘军是一样的 。 4万太平军 , 李鸿章如何解决军费、粮食呢?要知道 , 淮军自己都缺钱 , 李鸿章为了得到江西供应的军饷 , 还跟左宗棠大吵一架 , 彼此关系由此更加恶化 。
收编入淮军 , 李鸿章吃不消 , 遣散为民行不行呢?答案是 , 苏州城守军 , 两广“老兄弟”已经被郜永宽等诛杀殆尽 , 其余都是来自三江两湖 , 革命信念不坚定 。 李鸿章若是遣散 , 他们也不会去寻找忠王李秀成 , 再次成为淮军劲敌 , 而是各自回家 , 不再参与战争 。 但是 , 李鸿章心狠手辣 , 想借此机会震慑江浙其他太平军将士 , 居然屠杀城内4万放下武器的士兵 , 实在是过分 。

八大将投降,李鸿章为何背信弃义,杀死苏州四万太平军?
文章图片
会王蔡元隆之前在太仓“诈降” , 差点坑死了李鸿章弟弟李鹤章 。 此后 , 李鸿章对太平军失去了信任 , 也更加痛恨太平军 , 非要将其赶尽杀绝不可 。 阳澄湖会议上 , 郜永宽等八人需要得到总兵、副将等实际职位 , 而不是所谓的“记名”或者“候补”等口头承诺 。 如此条件 , 此时还人微言轻的李鸿章 , 岂能兑现得了呢?要知道 , 总兵、副将等职 , 岗位本就有限;太平天国战争期间 , 许多武将都立下赫赫战功 , 又岂能一一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