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公臣”晏婴:一生不断提出谏言,并且亲身示范“举贤信贤”
春秋时代 , 诸侯之臣有二:一曰"公臣" , 一曰"私属之臣" 。
所谓"公臣" , 即国家之官吏 , 以卿大夫为主体 , 并涵盖由"士"充任之低级官吏;所谓"私属之臣" , 是指身份介于"仆役"和政治性统属关系之间 , 如寺人、外嬖之类 。
我们都知道 , 卿大夫大多与诸侯同宗 , 他们从诸侯处取得采邑 , 唯主权仍归诸侯所有 。 卿大夫们将采邑委任给家臣治理 , 平时居于国都之中 , 担任邦国官职 , 而奉诸侯为邦国之最高统治者 。
因此 , 就诸侯国内部政权关系看来 , 卿大夫与君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 那么 , 春秋时期之"公臣" , 该如何守为臣之道?笔者借由分析晏婴的为臣之道 , 来管中窥豹 。
晏婴对"匡君恶"的执着
"公臣"为诸侯之辅佐 , 必须要谨慎又负责地帮助国君治理国家 。 然而 , 在晏婴看来 , 所谓的忠臣 , 并非对待君主赤胆忠心、万死不辞 , 而是应该"有难不死 , 出亡不送" 。
笔者认为 , 晏婴之所以提出这个说法 , 是因为:如果君主对忠臣言听计从 , "有难"和"出亡"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
文章图片
晏婴剧照
【国君|“公臣”晏婴:一生不断提出谏言,并且亲身示范“举贤信贤”】晏婴剧照
忠臣的首要之务 , 便是"匡君恶" 。 为臣者本为协助国君治烦去惑 , 因此辅佐君王本为当尽之本分 , 而且仅仅局限于在政事方面协助君主是远远不够的 。
君主握有国内最高统治权 ,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有极大的影响力 。 所以 , 为臣者必须时刻注意国君的言行 , 在灾祸未发生前就先提出规劝 , 避免错误的命令和决策出现 。
据《晏子春秋》中所载 , 晏婴向齐景公进谏的篇章共有四十九章 , 晏婴实际提出了五十一条建议和意见 。 由此可见 , "匡君恶"的确是晏婴以为人臣者之首要任务 , 而晏婴自己也身体力行 , 在从政五十余年间不断地提出谏言 , 上就国家内政 , 下至齐景公个人私德之不足 , 皆慷慨陈言 , 希望国君能有所改正 。
文章图片
如晏婴曾"一日三谏"齐景公 。 在一般人看来 , 他的做法对齐景公来说是相当无礼的 。
齐景公提到"使古无死" , 晏婴就用"孰暇患死"怼了回去 , 令齐景公无言以对 。
齐景公认为梁丘据是与他"相和"的臣子 , 晏婴便称"此所谓同也 , 安得为和" , 齐景公此时已经很生气了 。
当齐景公看到彗星 , 想找来使者祈福消灾时 , 晏婴又呛声:"彗星之出 , 天为民之乱见之" , 指出正因齐景公无道 , 所以彗星才会出现 , 如果君主不改正自己的行为 , 彗星还是会再度出现的 。 可想而知 , 晏婴再一次惹怒了齐景公 。
难道晏婴不知道侍奉国君之礼吗?其实 , 晏婴之所以三谏齐景公 , 就是为了掌握提醒君王的最佳时机 , 希望能都及时匡正国君的过错 , 将灾祸降至最小的程度 。
文章图片
齐景公剧照
齐景公剧照
齐景公剧照
所以 , 晏婴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地一再讽刺进谏 。 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 在齐景公外出游玩、心情大好之时 , 再三提醒齐景公之过失 , 他的目的并不在于自己的福祉 , 而是社稷之安、百姓之福 。 可见 , 这是晏婴对于"匡君恶"的执着 。
晏婴花了六年来揭露真相
在晏婴看来 , "公臣"在选拔贤德之人时 , 首先要是推荐有才能的人 , 不偏私自己的亲属;其次看到贤德的人 , 不要高居他上方的职位 , 而是将机会让给贤才;最后不要为私利而遮蔽贤德之人 , 使其能够发挥所长 。
试问 , 为臣者如果都能用这样的胸襟来推举人才 , 还怕国家没有贤德之人吗?
文章图片
晏婴虽为齐景公之相 , 但并未专权 。 晏婴以为 , 四方之民莫不为国君所有 , 四方贤才都应共同为国效力 , 做臣子的不应该独揽君主的所有宠幸 。 举贤便是臣子对君主尽忠的最好表现之一 。
事实上 , 唯有更多的贤者来共同参与治国 , 国家的局势才会有良性的发展 。
晏婴曾奉齐景公之命去治理东阿 。 他在东阿待了三年 , 结果全齐国的百姓都知道晏婴治理的效果很差 。 于是齐景公愤怒地召见了晏婴 , 并且下定决心要把晏婴从东阿调回来 。
晏婴请求齐景公再给他一次机会 , 表示三年后必定能将良好的声誉传遍齐国上下 。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奉劝养花新手,用这4样“肥料”,要早点学会甄别”针对目标“
- 想让铁线莲变成“巨无霸”,就要未雨绸缪,否则一场空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唐高宗为何要把亲妹葬到“皇后陵”?专家研究壁画感慨:一言难尽
- 古人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呢?
- 广西!明天气温“大转变”!广西各地的气温将迎来下列变化
- 中国古代的“典妻”和“质妻”
- 孔子|【新知】“说出吾名,吓汝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