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10个月戛然而逝,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达不到的高度( 四 )
文章图片
永乐末期 , 朱棣穷兵黩武 , 郑和下西洋更是让大明朝不堪重负 , 朱高炽登基后 , 立即下了三道命令 , 《明史》云:
对以振饥;省赋役;罢西洋取宝船及云南、交阯采办诸道金银课 。
即 , (一)赈济灾民;(二)减免百姓赋税;(三)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去云南、交趾(越南)采买等事务 。
朱高炽取消了朱棣利系列政策 , 并非对父亲的不孝 , 因为朱高炽知道 , 父亲一生好大喜功 , 不顾民生之艰 , 若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 大明朝恐怕命不久矣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朱高炽知道 , 免除减免百姓的赋税 , 免费为百姓提供粮食 。
文章图片
有大臣建议 , 把这些粮食借给百姓 , 而不是送给百姓 , 朱高炽劈头盖脸把大臣臭骂一顿 , 因为此时的朱高炽知道 , 天下的臣民 , 都是明朝的臣民 , 他要做一个爱民的君王 。
朱高炽的这一些操作 , 效果很显著 , 在几个月的时间内 , 明朝的百姓渐渐恢复了生机 , 所谓的“仁宣之治” , 从这时开启了大幕 。
朱高炽在爱民的同时 , 还懂得任用贤能 , 他性格宽仁 , 大臣向他提意见 , 从来没有遭到过报复 , 这种性格 , 恐怕只有宋仁宗能和他媲美 。 另外 , 朱高炽还下令给建文旧臣平反 , 因为他知道 , 同室操戈 , 相煎何急 。 这是大明朝的创伤 , 他不面对 , 历史总要面对 。
文章图片
另外 , 朱高炽改变了明朝内阁“只备顾问”的权限 , 正式赋予内阁成员参政、票拟的权力 , 明朝真正的“内给”其实是从朱高炽时代开始的 。 当时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金幼孜、黄淮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辅臣 , 他们保证了大明朝的积极运行 。 后人把明朝内阁说成“僵化”的代名词 , 其实 , 朱高炽发明这套体制是好的 , 只是后人把它用坏了 , 这和朱高炽无关 。
文章图片
五、爷爷看孙子、父亲看儿子
朱高炽在当太子期间 , 心理压力很大 , 再加上他身体本身就不好 , 于是 , 在登基不久后 , 朱高炽的身体就出现了异样 。 朝鲜史书说朱高炽是纵欲而亡 , 虽然《明史》上含糊其辞 , 但不管这样的记载是否属实 , 都无法掩盖朱高炽所拥有的政绩 。
公元1425年 , 朱高炽的生命戛然而逝 , 年仅47岁 , 他实际掌控大明朝的时间只有10个月 , 这么短的时间 , 他没来得及一展拳脚 , 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委屈 。
在位10个月 , 时间虽短 , 但朱高炽对得起大明王朝 , 对得起天下百姓 , 更经得起历史的重复检验 。 因为在这10个月 , 他已经给大明朝划定了新的航向 。
文章图片
公元1425年七月 , 朱高炽去世一个多月后 , 他的儿子朱瞻基为其定下庙号:仁宗 。
何为“仁”?《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 。 子曰:‘爱人 。 ’”
《明史》说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简朴、敦厚、仁爱的帝王 , 说他“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 。
笔者对此深有认同 。 笔者认为 ,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 , 明朝百姓虽然得到了休息 , 但政令仍然十分严酷 。 朱棣靖难之后 , 好大喜功 , 迁都、下西洋、北征南伐 , 明朝百姓承受巨大的负担 。 朱高炽虽然没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军事成就 , 但对明朝百姓来说 , 这样的皇帝 , 才是他们最渴望的皇帝 。 所以说 , 朱高炽达到的政治高度 , 是他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棣所不曾达到的 。
文章图片
【朱高炽:在位10个月戛然而逝,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达不到的高度】天不假年 , 若老天再借给朱高炽20年 , 巍巍大明 , 定能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 。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钜鹿荣愍侯井源,明仁宗朱高炽长婿,大明第二位战死沙场的驸马
- 方孝孺|大明风华:朱高炽在位10月庙号仁宗,从靖难遗孤一事就知名副其实
- 宋仁宗在位42年劳神的事,不是国事和军事,只是寻常家事
- 她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在位仅一天,却掌握皇后实权十几年
- 她是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后,被称为“女中尧舜”,到死还是处子之身
- 朝廷|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却能名垂青史,靠的就是解决这四大难题
- 明朝的一位皇帝,在位只有10个月,却能名垂青史
- 慈禧|光绪和溥仪之间,其实还出了一位皇帝,在位仅3天,却很少人知道
- 李世民|唐朝21位皇帝中,他在位期间疆土最广,后人却习惯性忽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