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高管到“守艺人”,他在海南这样演绎人生精彩AB面……( 二 )


文章图片
“从那以后 , 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西藏 , 除了西藏 , 我还会去湖北十堰 , 它是我国著名的‘绿松石之乡’ , 我会去那里 , 去到当地的加工厂观摩、学习 , 然后借鉴 。 ”在与绿松石结缘的16个年里 , 阿秋的脚步时刻追随着绿松石文化的“足迹” 。 然而 , 随着对绿松石文化了解的深入 , 这也激发他对绿松石的喜爱之情 。
恰因为喜爱 , 他不敢怠慢每一个经他加工制作的绿松石 , “我觉每一块石头 , 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 所以我特别喜欢随形雕刻 , 可能工业化、机械化的制品 , 在精度方面 , 会优于手工制品 , 但我依然要坚持做个手艺人 。 ”在阿秋看来 , 我国绿松石制品历史悠久 , 随着时代发展 , 绿松石的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 , 但他依旧选择纯手工制作绿松石雕件 。 据他介绍 , 绿松石制品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 那时 , 人们就会用绿松石制作成玉璜、玉坠、玉珠等精美饰品 , 自殷商以来 , 绿松石更是被大量运用于镶嵌和装饰 , 在现存的许多青铜器、玉器上面 , 都镶嵌着那些美丽的玉石 。 著名的越王勾践剑 , 其剑格上所镶嵌的 , 便是绿松石 。 “现在技术在进步 , 相比于机械化生产 , 手工作品确实是耗时耗力 , 但我觉得 , 每个手工制品都是有灵魂的 , 因为在其中都融入创作者的思维、创意 。 ”

从企业高管到“守艺人”,他在海南这样演绎人生精彩AB面……
文章图片
在阿秋的工作室里 , 陈列着形形色色的绿松石制品 , 每一个制品也都承载着形形色色的故事 , “这颗由星星与月亮组合而成的制品 , 创作灵感是我孩子出生时 , 我送给她的礼物 , 星星拥抱月亮 , 还有这个随形雕刻 , 是一只狗 , 这是狗承载着我在云南开民宿的回忆......”
“雕”琢余生:工于“用心” , 匠在“精进”
都说“理想是丰满的 , 现实是骨感的” , 执意要做手艺人的阿秋 , 一切从零开始 , 其实也并非易事 。
绿松石 , 又称“松石” , 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 。 相比于其他的珠宝玉石 , 绿松石质地较脆 , 在制作过程中 , 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崩裂的状况 , 所以雕制需要耗费的精力极大 , 对雕制的手法要极为熟稔 。

从企业高管到“守艺人”,他在海南这样演绎人生精彩AB面……
文章图片
“绿松石属于半宝石类 , 硬度从(摩氏)2到6.5(度) , 它的质地较脆 , 有时可能就在最后关键的一刀 , 崩裂了 , 那一刻 , 心就特别痛 。 ”对阿秋来说 , 在绿松石上的每一刀 , 都是神圣而庄重的事 , 为了让自己雕刻技术更精进 。 他常常会向海南女书法家三姐李玉萍讨教书法 , 在姐姐的点拨下 , 阿秋在不断精进雕刻技术 , “我觉得雕刻绿松石的刀法 , 和书法上的运笔 , 其实是可以共通的 , 比如魏碑极品《张黑女》 , 我就很喜欢 。 ”阿秋说 , 他喜欢魏碑《张黑女》 , 在他看来 , 其他魏碑体棱角峻硬 , 竖横似折骨断簪 , 撇捺如刀砍斧劈 , 而《张黑女》笔笔婀娜多姿 , 字字典雅华贵 。 “魏碑《张黑女》用笔圆润 , 外方内圆 , 这是有别于其他魏碑体的 , 借鉴《张黑女》 , 我也尝试在雕刻字体时 , 运用‘切转’的独特刀法 。 ”

从企业高管到“守艺人”,他在海南这样演绎人生精彩AB面……
文章图片
每天下午2点 , 阿秋都会准时出现在工作室 , 在那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地方 , 加工制作绿松石雕件 , 是他最享受的时刻 , 构思、绘样、出胚、定型、精雕、打磨、抛光......在这看似单调重复的动作中 , 一块块绿松石在他手里就像施了魔法一般 , 变化出不同的形态 。 阿秋说 , 每当看到一块块绿松石原石 , 通过他的双手 , 以独特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 他就很有获得感 , 因为这不仅留住了美 , 也让中国文化之美传递给更多人 。
总监制:陈成智
总策划:戎海
统筹、编导:严兰青
摄像:陈若龙
剪辑:严兰青
包装:周达延
配音:史雅洁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李国栋
责任编辑:张运桐吴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