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甲午海战的战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未必就是件坏事

满清后期,曾是中国藩属国的日本横空出世,成了新的东方老大,进而压制了中国整整半个世纪。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办到的?我们来看1895年2月3日,中日海军在刘公岛决战的最后时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写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一封亲笔劝降信就知道了。
战败|甲午海战的战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未必就是件坏事
文章插图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这封劝降信可谓“史上最牛”,为何?因为此信的价值并不在招降,而在于揭示了“国之强弱的根本”,那就是政治。日本海军的完胜,并非胜在军事技术上,而是在“新政”的较量上,日本更胜中国一筹。
战败|甲午海战的战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未必就是件坏事
文章插图
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以说正是甲午海战给撬动的。随后,戊戌变法启动,明确宣布“以日为师”。1898年9月,已经不是首相的伊藤博文受到了光绪皇帝的邀请,以私人身份访问了中国。在此期间,中国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更是和伊藤博文促膝长谈。康有为:“我皇上锐意图变法,固因贵国与敝邦同洲、同种、同文、同俗,特见亲睦,欲据以为师法。草泽士民,亦同此志,愿侯爵幸进而教之!”伊藤博文:“贵国欲变法,当先除自尊自大之陋习!盖世界中不论何种,皆享生天地之间,岂可贱彼而尊我,自称中华,而斥彼为夷狄之理哉!”康有为:“敝国四五年前,多持此种议论。自甲午以后,数千年大梦,为贵国所警醒,已无复有此矣。”
战败|甲午海战的战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未必就是件坏事
文章插图
简单来说就是,康有为说我们同文同种,却一个富强一个贫弱,所以我们准备效仿你们,变法图强,希望你们能帮我们一把。伊藤博文则回答说,你们早就该变。康有为接着说,我们的旧梦是被你们给打醒的,变法这条路子一定要坚决走下去。再后来,戊戌政变发生,保守势力反扑,慈禧再次把持朝政,开始大肆抓捕维新党人。维新党骨干之一的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而当时的日本公使林权助因没有上级的指令,不知所措,此时仍在北京的伊藤博文表态了,说要救梁启超逃往日本,并说“如至日本,由我来照顾他。梁这位青年,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宝贵的人物。”伊藤博文积极营救维新党人,为中国日后变革保留了火种,之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势不可挡。日本元素在戊戌变法中沉没,在辛亥革命中再生,中国留日的学生瞬间就成了中国革命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