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满族,臣民却主要是汉族,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满语还是汉语?( 二 )



皇帝是满族,臣民却主要是汉族,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满语还是汉语?
文章图片
清朝晚期 , 满族文化日渐式微 , 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 , 清朝政府日益衰落 , 从前被排挤在政权中心之外的汉族官员有了发展机会 , 靠着发展地方实力而逐渐强大起来 , 例如大名鼎鼎的文正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 都是晚清的汉族要员 。
随着汉族官员逐渐进入清政府的权力中心 , 普通朝臣之间说汉语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 渐渐地 , 汉语也就成为了晚清的官方语言 。 但是 , 对于清朝的皇帝来说 , 学习满语仍然是他们必修的功课 , 是铭记先祖的表现 。 尽管他们在日常中使用汉语比较多 , 但还是会继续学习满语 , 仍旧试图维护满语的地位 。
四、“满化”的北京话
然而在皇权衰微、满族统治危亡的大环境之下 , 这种努力是十分有限的 , 它无法阻挡满语在国家的地位衰落 。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就曾经坦言 , 他的满语说得极其差劲 , 学了学多年 , 就只会一句“伊立”(平身) 。
清朝贵族极力通过各种手段强迫后代说满语、写满文 , 虽然仍无法阻挡满语的使用范围日益缩小的趋势 , 但是满语的存在却给现代普通话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 比如 , “现代普通话”就是以北京口音为标准音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语言 。

皇帝是满族,臣民却主要是汉族,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满语还是汉语?
文章图片
满族人在此之前长居北京三百年之久 , 他们也学汉语 , 但是他们说的汉语带着满语的语音语调 , 现在我们所说的“北京腔”指的就是满族汉语的那种腔调 。 清朝时期 , 曾经出现过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 , 就是现代普通话的“祖先” 。 可以说 , 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 , 其实是已经口音被“满化”过的汉语 。
在现代普通话的词汇中 , 仍保留了不少满语的词汇 , 例如 , 满语词haldaba , 意为“谄媚” 。 北京话叫“奉承人”为hā(阴平) , 常说“hā上级” , 说一个人善于奉承、会拍马屁为“会hā” , 总之是“谄媚”的意思 。 还有我们常使用的“嗯哪”(是)、“磨叽”(不爽快)、“别扭”(不自在)、“罗嗦”(絮叨)等词语 , 都是满语的遗留 。
满语伴随着清朝政权的确立和灭亡 , 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衰落 , 但在满汉两族的交流与融合之中 , 它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合到现代普通话之中 , 将满族的文化留存到今天 , 这正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 。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
1、《浅析满语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影响》 , 苏婷
2、《清朝皇帝上朝说什么语言》 , 婆娑
3、《清朝“国语”政策研究》 , 陈力
皇帝是满族,臣民却主要是汉族,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满语还是汉语?】4、《从广州“满洲话”谈八旗“军话”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关系》 , 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