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文章图片
汉武帝是雄才伟略的帝王 , 他一生致力于驱逐匈奴 , 哪怕将家底打光 , 也要建立大汉雄风 。 这样的皇帝 , 当然是硬汉 。 即使面对心爱的卫皇后、钩弋夫人 , 他也有过毫不留情的时候 。 但是 , 面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时 , 汉武帝也不得不发出哀叹 , 写下了这首名作《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兰有秀兮菊有芳 , 怀佳人兮不能忘 。
泛楼船兮济汾河 , 横中流兮扬素波 , 箫鼓鸣兮发棹歌 。
欢乐极兮哀情多 ,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文章图片
在这首诗之前 , 还有一段注释:“上行幸河东 , 祠后土 , 顾视帝京欣然 , 中流与群臣饮燕 , 上欢甚 , 乃自作《秋风辞》”说的是汉武帝在巡幸河东时祭祀后土神 , 在河中与群臣饮酒时心情愉悦 , 特地写下来这首诗 。
《史记》记载 , 汉武帝一共五次前往河东汾阴祭祀后土 , 但在秋天时只有一次 。 那么 , 这首诗的时间相当明确 , 写于元鼎四年十月 。 此时汉武帝四十四岁 , 在现代当然是年富力强壮年 , 可在古代已经步入了老年 。 汉武帝也意识到体力精力大不如前 , 这才有了全诗的基调 。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文章图片
这首诗用的楚辞风格 , 第一、二句交代了时间、地点 , 也用秋风、枯草、归燕铺垫了心情 。 我们看到“秋风起兮白云飞”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大风起兮云飞扬”?明朝人谢榛就认为 , 汉武帝的灵感源于汉高祖的《大风歌》 。 当然 , 汉高祖流露的是苍茫辽阔的壮怀 , 汉武帝的心情则稍微轻快一些 。
第三、四句之中 , 汉武帝先是赞美兰草的秀丽 , 菊花的清香 , 它们各有风味 , 各不相同 。 随后 , 又将对花木的观赏上 。 然而 , 其中的“佳人”到底是谁 , 耐人寻味 。
很多学者认为 , 此处的佳人 , 自然是“北方有佳人”中的李夫人 。 此时 , 李夫人已经故去七八年了 , 但汉武帝仍然忘不了他 , 还以招魂的形式亲近 。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文章图片
这个理解顺理成章 , 但也有人认为 , 古代本来就有将美好品德比喻佳人的说法 , 屈原就曾用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 。 前面的兰草和菊花 , 都是性情纯良的代表 , 此处的佳人 , 也应该是指美好的道德 。 甚至还有人认为 , 在祭祀之后 , 汉武帝应当想到的是仙人 , 但求仙之意不能明说 , 只能以佳人代替 。
第五、六、七句描述的是汉武帝率领群臣泛舟中流、共同饮宴的欢乐景象 。 他们坐着楼船渡过汾河 , 河水中泛起白色的浪花 , 楼船之中宴会正在最热闹之时 , 箫鼓齐鸣 , 乐工和舞女进献才艺 , 真让人心驰神往 。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文章图片
然而 , 繁花似锦不是本诗的主基调 。 在最后两句 , 汉武帝乐极哀来 , 他很清楚 , 现在有多么欢乐 , 将来就有多么悲伤 。 自己的青春正在流逝 , 虽然王权不变 , 雄风尚在 , 但他再也不是刚刚继位时朝气蓬勃的少年 。 即便如此 , 他也只能叹息 , 为自己逐渐衰老而感伤 。
众所周知 ,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是疯狂的迷信发烧友 。 他们求仙问道 , 将长生不老的希望寄托在缥缈的神仙之上 。 为此 , 前前后后都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 。 在这首诗中 , 我们其实可以看出 , 汉武帝对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 还是承认的 。 作为一代英主 , 他不可能不明白荒谬的术士之说 , 但他没有办法 , 只能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获取心灵的慰藉 。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文章图片
汉武帝雄才伟略,也写下悲伤的诗,后人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历史上对这首诗的评价非常高 , 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的胡应麟夸它是“秋风百代情至之宗 。 ”甚至连鲁迅也赞叹:“缠绵流丽 , 虽词人不能过也” 。
许多朋友问小珏 , 难道了解历史非得看枯燥的文言文吗?其实 , 有许多优秀作者已经将历史说得通俗有趣 , 比如《明朝那些事儿》 。 当然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当年明月一人力不能及 , 于是 , 朱耀辉开始讲述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王朝——汉朝 。 朱耀辉笔调诙谐 , 通俗易懂 , 完整再现了汉朝400多年的兴旺与衰落 。 《这个汉朝太有意思了》就是优秀的通俗读物 , 个人奋斗、团队发展、政权兴盛、成败背后的苦涩、嗜血和谋杀 , 尽在其中 。 平台有优惠力度很大 , 一套四本也只要99块钱 , 还不及一顿火锅 , 我觉得超值 , 自己也入手了 , 推荐给大家 , 链接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