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文章图片
江苏女性的暖心家园
关注
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喜欢一个唱红脸 , 一个唱白脸 。
父母认为 , 严厉的一方可以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 给孩子立规矩;温和的一方可以在孩子委屈的时候哄一下孩子 , 让孩子不至于太难受 。
父母的这种想法是好的 , 但是往往这种教育不仅对孩子无效 , 而且有害 。

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文章图片
01
比丧偶式教育更可怕的
是诈尸式教育
诈尸式育儿指的父母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缺位 , 却又偶尔跳出来反对对方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方式 。
一位妈妈在网上留言:
老公平时忙于工作 , 所以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在管 。 但是我最受不了他总在教育孩子上跟我唱反调 。
我说孩子不能常喝饮料 , 尤其是碳酸饮料 , 他就带着孩子偷偷喝;我说孩子要写完作业才可以玩 , 他就带着孩子疯玩 , 作业写不完了就直接帮孩子写;我说孩子不能玩手机 , 他就直接把手机扔给孩子玩 。
现在我一管教孩子 , 孩子就说:“爸爸说可以的!”
这就是典型的诈尸式育儿 , 很多时候缺席 , 一旦就位 , 就开始袒护孩子 , 和妈妈作对 。
这种做法有可能是因为教育观念的问题 , 但大多数时候 , 是为了弥补缺失的陪伴 , 为了快速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 讨孩子的欢心 。 但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 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 让妈妈本来给孩子建立的规则全部崩塌 。
02
教育战线不统一
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受伤最大的是孩子
前两天 , 有网友发帖诉苦 。
她平时工作忙 , 家里带娃主力是孩子爸爸和老人 。 让她非常苦恼的是 , 爸爸和老人对孩子都比较宠溺 , 对于孩子日常的许多行为都非常“包容” , 比如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会打爸爸、打老人 , 或者会说一些非常不尊重别人的话 。
在她看来 , 孩子这样的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 , 可爸爸和老人却认为孩子还小 , 大点就好了 , 每次遇到孩子这些行为也就嘻嘻哈哈就过去了 , 从来都不会认真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样不可以” 。 这样的教育下 , 孩子越来越调皮 , 令她头痛 。
类似的事 , 相信生活中有很多 。
心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定律:当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时 , 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 。 当他戴着两块或更多的手表时 , 却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间 , 同时也失去了对准确把握的信心 。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 , 当孩子有两种选择时 , 通常孩子会不知道该怎么选 。 父母意见不统一时 , 孩子就会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 反而让孩子的秩序更混乱 , 也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

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文章图片
03
优秀的家庭教育者
都懂得结盟
优秀的父母 , 在家庭教育上都懂得结盟 , 协商好各自的定位 , 互相打好配合 。
1、教育孩子 , 一个人说了算
李玫瑾教授说:“管孩子 , 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 ”教育孩子 , 父母站在同一条线上 , 能让孩子相信父母 , 对规则更有效的执行 , 也更能建立起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
2、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教育孩子有分歧是正常的 , 但是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 , 更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 可以私下商量解决 , 达成共识 。
3、夫妻同心 , 家庭才会幸福
夫妻关系是好比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 , 父母相爱 , 就会营造出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 不仅乐观向上 , 还有很强的安全感 , 不但会接受爱 , 还会表达和给予爱 。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 , 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
家长的认知高度 , 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认知 , 也几乎决定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 影响了他人生的下半场 。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 , 父母是见证者 , 更是成就者 。 用爱和陪伴铺设孩子的成长之路 , 才是父母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
编辑:周序
校对:杨易霖
审核:李志宏
总编:陆艾涢

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文章图片

孩子|【早读】李玫瑾:“管孩子,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