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遵循12字原则

现代社会有关酒后驾驶的新闻层出不穷 , 比如“女子醉驾玛莎拉蒂”、“男子酒驾被查 , 纵身跳进水塘”、“央视直播查酒驾”……几乎每天都能刷到两三条 , 因为新的交通法规实行以来 , 大大加重了对酒驾的处罚 , 罚款、拘留、扣驾照一条龙 , 更严重的醉驾还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毕竟酒后驾驶是于人于己都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遵循12字原则
文章图片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 , 遵循12字原则
说到驾驶这两个字 , 大家想一想他们的写法是不是都有一个“马”字?所以啊 , 李夫子不由得就想到古代的那些酒仙、酒圣、酒神们 , 如果他们酒后骑马算不算酒驾呢?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 那一年大唐的长安街上人来人往是络绎不绝 。 只见远处一个不明物体摇摇晃晃 , 以不规则线路东摇西摆的走来 。 再仔细一看 , 原来是一匹马上驮着一个人 , 一个喝醉的人 。 没一会儿 , “咚”得一声 , 这马就撞到了路边围着井的栏杆上 , 马背上的人一下子被甩了出来 , 掉进井里 , 咦?怎么没了动静 , 周围人说走过去看看吧 , 结果您猜怎么着?这个人居然在井下睡觉呢 , 还喃喃的说梦话:“好酒……好酒……”这么不顾形象的人是谁呀?嘿嘿 , 您肯定猜不着 , 那就是唐代著名大诗人——贺知章!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遵循12字原则
文章图片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 , 遵循12字原则
要说他的作品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大家肯定都很熟悉 , 还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 您肯定听过 , 也不知道贺知章是不是在喝了两杯之后来了灵感 , 提笔写下这些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呢 。 上面的酒后骑马的故事可不是杜撰的 , 这件事是杜甫说的 , 他写了一首诗 , 叫《饮中八仙歌》 , 第一句就说了 , “知章骑马似乘船 , 眼花落井水底眠” 。 不止贺知章 , 他还说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看看喝醉了之后连天子都叫不动 , 可想而知当贺知章遇见李白能是啥样?肯定两人一拍即合、志趣相投 , 贺大哥一高兴甚至“解金龟换酒为乐” , 连佩戴的金龟都不要了 , 咱哥俩就喝个痛快吧 。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遵循12字原则
文章图片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 , 遵循12字原则
要说贺知章酒驾还好 , 只有自己受了罪 , 这李白可是因醉酒闯过祸的 , 他在自己的散文《上安州李长史书》中说 , 自己因为喝醉了 , 头晕眼花看不清路 , 在路上东倒西歪的走 , 居然没有回避李长史的马车 , 挡在人家的车前 , 冒犯了官威 , 等自己酒醒了 , 回忆起来就赶紧跑去道歉 , 这还不够 , 还提笔写了这篇文章 , 向长官解释原因 。
他们这样 , 如果放在现代 , 妥妥的就是严重影响公共交通 , 罚!狠狠地罚!可是古代好像还真没有对酒驾、醉驾的惩罚 , 但这不代表古代并不重视交通安全呀 , 虽然没有汽车、飞机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 但从唐朝开始随着城市的发展 , 繁华的街道上 , 行人与车马一起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多 , 如果没有交通规则 , 那么道路上的秩序依旧会一团糟 。 因此《仪制令》出现了 , 也就是“礼仪制度的条令” , 这条令是由唐太宗亲自颁布 , 主要目的是对全体居民的行为进行礼仪性规范约束 , 违反秩序就要受惩罚 , 这里面就把道路交通作为一条重要规则单独规定了 , 是怎么说的呢?“凡行路巷街 , 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意思就是走在大街上 , 平民百姓要给达官贵人让路 , 年轻人要给老年人让路 , 带东西少的要给背着重物的人让路 , 下坡的人要给上坡的人让路 。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遵循12字原则
文章图片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 , 遵循12字原则
古代酒驾怎么罚?古代交通安全法“仪制令”颁布,遵循12字原则】而一旦发生了事故冲突 , 就依照这12个字来判断主要责任人 。 南宋俞文豹的书 , 《吹剑录》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有关交通事故的趣事 。 说有一位士人 , 也就是读书人 , 走路时和背着重物的商贩撞了一下 , 撞破了衣服 , 两人到衙门评理 , 府尹依据“轻避重”这条规则 , 判士人负主要责任 。 但士人不服 , 说“贱还要避贵呢” , 要求小贩必须赔偿 , 府尹说那这样吧 , 小贩赔钱可以 , 但你要还他八拜 , 士人一听 , 算了算了 , 还是面子重要啊 , 在等级分明、讲究面子的社会让士人八拜 , 他当然选择不要赔偿 , 息事宁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