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穷秀才”是平常百姓编排出来的 。 当然 , 这样是他们的日常写照 。
古人为考取功名十年寒窗苦读 , 每天就知道读书 , 不务劳作 , 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其读书 , 一次考不中 , 下次继续考 , 时间久了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 自然越来越穷 。
文章图片
等后来即便考中了秀才 , 但权力并不大 , 国家给予的特权也就免几个丁役 , 大头的地赋都免不了 , 个别穷的叮当响的秀才还要自己种地养活自己 。
古代那些当官的老爷跟普通百姓活在不同的世界 , 而秀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最高级别的领导 , 他们权力不大 , 所以“穷秀才”是百姓闲时编排的对象 。
文章图片
秀才在社会中的比例 , 类似于现在博士 , 其社会地位也就是普通的正科级公务员 。 国家给予的特权无非就是见官不跪 , 过堂免刑等 , 在地方上能够出任各级学校 , 私塾的老师 。 有关系的也已在县衙当任如收税、治安等非正式实权职务 , 如果能力突出的话还可以担任教渝等正式的官职 。
文章图片
除了秀才外 , 在往上的举人、进士等基本上都是县委书记、县局局长的等级 , 这些人普通百姓能看得到吗?
九成九的人都达不到他们这样的高度 , 而秀才是平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 , 所以他们就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 比如范进中举之前 , 大家都喜欢拿他开玩笑 , 编排他 , 因为这样的等级在平常很常见 。 但再往上一个级别 , 就是举人了 , 就是大家口中的大老爷了 。
文章图片
中个举人有多难知道吗?这样的老大爷古人谁敢编排?
明朝存在了276年 , 全国一共录取举人11万名 , 算下来每年仅仅400人 。 举人大多在30岁左右中举 , 在60岁左右病故或退休 , 在加上准备考进士正在复习的 , 因贪墨无能被免职的 , 以及重病、丁忧、个人兴趣等不出仕的 , 全国在职的准备出仕的举人不足万人 。
而明朝全国县级政府只有1200多个 , 仅县令、县丞、主簿就有三千多人 , 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属官等等 。 举人要步一个副县级官员基本上没什么难度 。 那些能力突出和关系过硬的举人甚至直接可以得到正县级的职位 , 而运气非常差的 , 也能获得教渝 , 日后升任知县也没什么问题 。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举人大老爷至少也能获得相当于如今县委常委 , 并且是很快就能升任县长、书记的常委 。 对普通人来说 , 平常看一眼的机会都很少 , 更别说什么编排了 , 就算是能经常见到 , 平常百姓有胆子编排吗?不怕吃牢饭 , 挨板子的就去试试 。
此外 , 举人的牛皮之处就在于 , 就算是不出仕 , 也能享受国家给的津贴 , 还可以荫庇他人免税免徭役 。 雍正以前大概可以免100-200亩土地的地税 , 十几户的徭役 , 就算举人老爷啥都不做 , 帮免徭役免赋税 , 也能日进斗金 。
文章图片
【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因为不敢有】举人大老爷有钱有权 , 有国家给的特别照顾 , 这样的身份地位放在那边 , 能穷到哪里去 , 谁敢编排举人?
稿源:(浩瀚的文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53981.html
标题:古代为什么有“穷秀才”,没有“穷举人”?因为不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