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人文 >

孙权的辽东战略:在当时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



按关键词阅读:

孙权自接替父兄主事以来 , 对内富国强兵、发展农业 , 对外联蜀抗魏、扩大地盘 ,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明君 。 但就是这样一个明君 , 一个在对外战略上鲜有错误的明君 , 在后来却犯下了一个大忌 , 他不顾朝臣劝谏 , 毅然选择与远在辽东的公孙政权联合 。
孙权的辽东战略:在当时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
文章图片
谁都知道 , 江东与辽东一南一北 , 地缘相差甚远 , 要想联合远不像吴蜀那么简单 , 而孙权要想控制那就更难了 , 但孙权依旧是不遗余力的“讨好”辽东 。
孙权经略辽东 , 也并不是称帝前后那段时间才开始施行的策略 , 而是一早就有 , 并且这个最早可能还得追溯到公孙康(公孙渊之父)时期 , 据《魏略》记载 , 公孙渊曾在给魏明帝的上书中提及:“臣父康 , 昔杀(孙)权使 , 结为仇隙” 。 从中可以得知孙权曾在很早就派遣过使者前往辽东 , 只不过被公孙康拒绝 , 还将孙权的使者杀害 。 (根据公孙康主政辽东时间推算 , 孙权派使者通辽东时间大致在公元204年到公元220年 , 那时候还没魏国) 。
而此后 , 即便是之前有旧怨 , 孙权仍旧不计前嫌 , 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辽东 , 向辽东的公孙政权抛向橄榄枝 , 而辽东公孙渊也终于是被孙权的诚意所“打动” , 在公元233年(孙权称帝四年) , 公孙渊正式叛魏 , 向吴称臣 , 公孙渊与孙权一度进入“蜜月期” 。
孙权的辽东战略:在当时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
文章图片
不过好景不长 , 反复无常的公孙渊最后还是“辜负”了孙权 , 最后选择了诱斩吴使 , 再次投魏 , 孙权的辽东战略彻底梦碎 , 多年的经略努力毁于一旦 , 损失惨重 。 而孙权也因为此事为后世所诟病 , 这也是他合肥之战惨败后第二个大失误 , 就连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都忍不住直接在《吴主孙权传》中怒批道:“此役也 , 非惟暗塞 , 实为无道 。 ”
通晓常理的人都知道 , 公孙渊叛吴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 , 毕竟孙吴远而曹魏近 , 地缘因素是硬伤 , 远水也救不了近火 。 公孙渊本来就是反复无常之人 , 加上没安全感 , 叛吴也只是时间问题 。
但孙权绝非是一个刚愎自用之人 , 对于如此明显的地缘问题 , 他自然也是清楚的 , 那他到底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呢?又或者说是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 让他忽视了如此简单明了的地缘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 。
通过对史料的考量 , 结合当时孙权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所面临的问题 , 笔者分析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
孙权的辽东战略:在当时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
文章图片
一、辽东战略地位凸显
孙权绝不是很多人印象当中那般 , 只是一个守成之主 , 他的雄心壮志似乎不比曹刘小 , 鲁肃之所以能够受到其重用 , 主要是由于他的榻上策深谙孙权之意 , 而要知道榻上策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就是“以图天下” 。 因此 , 要说孙权只满足于立足江东显然是不现实的 , 他在继承父兄基业的当时或许就有了这个想法 , 毕竟他在早期就着手拉拢过公孙康 。
而这个野心在他称帝(公元229年)后愈演愈烈 , 毕竟当时孙权梦寐以求的荆州已经到手 , 江东也已经稳固 , 而与西蜀也再次建立了同盟关系 , 似乎与曹魏有了相争之力 。
而孙权争夺天下自然需要战略部署 , 当时北方已基本被曹魏占据 , 西北氐、羌等少数民族势力松散薄弱 , 孙权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割据东北辽东的公孙政权 。 若与辽东一结盟 , 孙权认为辽东将牵制曹魏 , 曹魏将自此遭受到自西南(西蜀)、东南(东吴自身)、东北(辽东)三处共同所产生的威胁 , 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圈 。
别说孙权异想天开 , 这个牵制战略还是有些成效的 , 曾一度逼迫魏明帝曹叡在嘉禾元年集合青州、幽州之兵合攻辽东 , 而与此同时孙权也派遣陆逊在南线进攻曹魏 , 一度让曹叡头痛不已 。
孙权的辽东战略:在当时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
文章图片
孙权也是正看到了辽东的战略作用 , 所以才不遗余力的拉拢辽东公孙政权 。 即便在公孙渊最终选择了叛吴 , 欺骗了孙权 , 在公元239年 , 曹魏兵围辽东之时 , 孙权仍旧不计前嫌派羊衜等人远征辽东 , 前往救援公孙渊 , 毕竟只要公孙渊有实力 , 他就能牵制曹魏 , 对自己有利 , 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 。 只不过当时公孙渊亡的太快 , 孙权大军索性攻打旅顺口 , 俘获一大批人口 , 之后作罢 。


稿源:(少数派历史报告)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48999.html

标题:孙权的辽东战略:在当时为何如此执着于辽东?


上一篇:关羽|关羽和典韦到底谁强?古书揭开真相,学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下一篇:西汉一丞相,妻妾百人,靠一样东西活了一百多岁,与女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