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朱元璋 伯温 老朱
元朝末年 , 在朱元璋建立吴国政权后 , 一个特殊的使者来到府上 , 求见朱元璋 。 此人就是时任元朝户部尚书的张昶 , 他此行的目的 , 就是来招降朱元璋 。
按照礼节 , 朱元璋接见了他 。 但是对于招降 , 朱元璋不置可否 。 在交谈中 , 发现张昶才思机敏 , 是个人才 , 于是老朱同志就玩起无赖 , 把这个招降的使者给扣留下来 。 好吃好喝的供着 , 并拜授参知政事 。
文章图片
张昶眼看回不去了 , 于是就外示诚意 , 内怀计谋 , 与朱元璋以及杨宪等人示好 。 加上张昶熟谙前朝典故 , 对于国家的制度建设 , 甚为熟练 。 一时间 , 朱元璋很是欣喜 , 将很多的法律建设都交给张昶来做 , 包括明初著名的律法《大明律》 , 张昶均参与其中 。
张昶在平日里 , 工作上勤勤恳恳 , 朱元璋经常对其赏赐 , 但是张昶时常穿着一身旧衣服来上朝 , 以示勤俭 , 更得朱元璋的喜欢 , 逢人便夸张昶是清官 。 一时间 , 张昶在明朝混的是风生水起 。
如此重臣 , 为何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
当时 , 元大都(北平)尚未攻破 , 守将扩廓帖木儿兵力还是很强 , 于是张昶心思便活泛起来 , 偷偷与家里人说:吾若得归元 , 仍不失富贵也 。 并多次向朱元璋上书 , 为刚刚站稳脚跟的老朱歌功颂德 , 劝朱元璋天下已定 , 应及时享乐 , 从而麻痹朱元璋 。
但是老朱何许人也 , 一路摸爬滚打 。 且能上他的当?当面斥责了张昶 , 但念其功劳 , 未曾处罚与他 。 心想着张昶能知道错误 , 安心为大明卖命 。
只能说 , 张昶此人 , 亡大明之心不死 。 在经历上书风波后 , 安分没几天 , 又开始作妖 。 在制定《大明律》时 , 刘伯温以及杨宪等人均认为 , 天下初定 , 律法宜轻 , 以安抚民生 。 而张昶却认为 , 乱世宜用重典 , 破兼并之家 , 多行厉民之术 。 意思就是说 , 天下大乱已久 , 应该用重典来压制乱民 。 表面上看 , 张昶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 实际上张昶真正的目的是让朱元璋失人心 , 暗中为元朝的复兴做计划 。 所以刘伯温曾说:张昶此人 , 其心可诛 。
文章图片
按道理来说 , 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 , 张昶应该低调一点 , 因为老朱杀起人来 , 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 并且 , 朱元璋也对这个人逐渐失去了耐心 , 但是还抱着一丝希望 , 希望张昶能够安心为大明工作 。 但是之后的一件事 , 彻底粉碎了朱元璋的幻想 。
某日 , 张昶因病卧床在家休养 , 杨宪奉朱元璋旨意前去探视 , 名为探视 , 实则杨宪是听闻张昶暗中托元朝旧将长寿丑(人名)私书与北元 , 表诚意 , 献忠心 。 果不其然 , 书信被杨宪搜出 , 交给了朱元璋 。 朱元璋大怒 , 命人持书信当面质问张昶 , 结果张昶不但不认错 , 还在书信背面写下八个大字"身在江南 , 心思塞北" 。 意思就是说 , 我虽然身在你这里 , 但是我的心思还是在北元 。
朱元璋原本惜才 , 还指望张昶承认错误 , 结果却等来这八个大字 , 盛怒之下 , 朱元璋对刘伯温说:"彼决意叛矣 , 是不可赦"!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7) , 朱元璋下令将参知政事张昶诛杀 。 在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给他机会的前提下 , 张昶持续在作死的边缘试探 , 以为自己是个人物 , 结果还是丢了性命 。
文章图片
如此重臣 , 为何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
当时 , 元大都(北平)尚未攻破 , 守将扩廓帖木儿兵力还是很强 , 于是张昶心思便活泛起来 , 偷偷与家里人说:吾若得归元 , 仍不失富贵也 。 并多次向朱元璋上书 , 为刚刚站稳脚跟的老朱歌功颂德 , 劝朱元璋天下已定 , 应及时享乐 , 从而麻痹朱元璋 。
但是老朱何许人也 , 一路摸爬滚打 。 且能上他的当?当面斥责了张昶 , 但念其功劳 , 未曾处罚与他 。 心想着张昶能知道错误 , 安心为大明卖命 。
只能说 , 张昶此人 , 亡大明之心不死 。 在经历上书风波后 , 安分没几天 , 又开始作妖 。 在制定《大明律》时 , 刘伯温以及杨宪等人均认为 , 天下初定 , 律法宜轻 , 以安抚民生 。 而张昶却认为 , 乱世宜用重典 , 破兼并之家 , 多行厉民之术 。 意思就是说 , 天下大乱已久 , 应该用重典来压制乱民 。 表面上看 , 张昶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 实际上张昶真正的目的是让朱元璋失人心 , 暗中为元朝的复兴做计划 。 所以刘伯温曾说:张昶此人 , 其心可诛 。
稿源:(360kuai)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44841.html
标题:朱元璋|大臣穿着破衣服都不换,朱元璋直夸清官。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