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刘邦当年许诺韩信的“三不杀”, 为何最后也没能救韩信一命( 三 )
文章插图
萧何
但是为何又有许多说法,说临死前俩人还有一段对话。见吕后要杀他,韩信强辩说陛下许我“三不死”,你敢杀我?吕后却说:“我不会让陛下成为失信之人。”说完,吕后命人将韩信关进一个铁笼子里,用黑布笼罩笼子,再把笼子吊离地面,最后让一群宫女用削尖的竹枪将韩信活生生戳死。
那么这个三不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传说的版本很多,但都大同小异。最为流行的是天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这个典故出自《西汉演义》。
当然,《西汉演义》和《三国演义》一样,都属于小说的性质。就像我们过去所类比的一样,要想听故事,那就看《三国演义》,如果是研究历史,那就看陈寿的《三国志》。
再比如宋朝时期杨家将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作为正史来说,有多少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那并不影响它的传承,只要老百姓喜欢,也没有必要加以阻止。只是要搞历史研究时,把史实和传说分清就可以了。
其实说白了,在韩信之死这个事件中,大家所熟悉的情节都是经过适当的文艺加工,进行了文字渲染而已。
文章插图
刘邦
但是,不管韩信是怎么个死法,被吕后所杀是铁的事实。刘邦此前知不知情,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正如此前韩信自己所说:“果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猎狗就遭到烹杀;高翔的飞禽光了,优良的弓箭收藏起来;敌国破灭,谋臣死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安,我本来应当遭烹杀!”(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说明当时的韩信头脑很清醒,早已预示到了自己的结局,只是不知道在哪一天发生而已。
但他们却无法摆脱这种桎梏,这或许就是自古以来那些“功高震主”的臣子们的悲哀吧?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 韩信|刘邦当年许诺韩信的“三不杀”, 为何最后也没能救韩信一命】《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 韩信|吕后赏赐食物给张良吃,众人羡慕,他却对儿子说:给我准备后事吧
- 项羽|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他的恩人,史学家:换来汉朝400年天下
- 刘邦|此人曾背叛刘邦, 汉朝建立后却得封侯, 并得善终
- 俯首称臣|历史唯一一位奴隶皇帝,称遇刘邦就俯首称臣,甘愿做他的走狗!
- 刘邦|项羽武力强大,为什么会败给刘邦韩信的解释是这样的!
- 刘邦|刘邦成了皇帝,他父亲要对其下跪,刘邦想了个办法,流传千年!
- 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下跪,想出一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 大汉|刘邦曾抛妻弃子,为何到死都没杀吕雉?不是不敢杀,而是不能杀
- 李治|一代妖人袁天罡,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