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追杀太平军到甲午惨败,为何湘军、淮军战力下滑这么快?

大家好,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04.“内需变法,外须和戎”,畏手畏脚,没了亮剑精神1854年2月,曾国藩从衡阳移师北上,湘军水陆17000人,战舰百余艘,浩浩荡荡进驻长沙,准备迎接成军以来第一大规模战斗。对阵太平天国期间,湘军前期连连惨败,曾国藩差点连老命都陪上去了;后期则连战连捷,追着陈玉成、李秀成等狂揍,最终攻入天京,灭了太平天国。湘军分支淮军也不差,1862年成军后就直接开往华东对付兵锋正盛的李秀成军团,将忠殿精锐杀得所剩无几。太平天国灭亡后,淮军则纵横中原,追杀、围堵“捻军”,将遵王赖文光活捉,灭了太平天国复兴之最后希望。然而,仅仅过了20余年,湘军、淮军却被日军吊打,从平壤一路战败到辽东,北洋舰队则全军覆没,实在有意思。从追杀太平军到被日军吊打,为何湘军、淮军战力下滑这么快?
太平天国|追杀太平军到甲午惨败,为何湘军、淮军战力下滑这么快?
文章插图
清朝入关之后,将全国军队分成两大系统,即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人八旗),兵力20万;绿营系统,以汉人为主,兵力60万。两支军队均为国家正规武装力量,是拿军饷的“兵丁”。康熙年间,八旗成了兵大爷,平时欺负一下辖区内老百姓还行,打仗则不给力,只能躲在绿营后面捡便宜,这在“三藩之乱”中暴露无遗。乾隆时代,绿营也腐朽没落,打仗靠地方临时招募的“练勇”,这在镇压白莲教起义时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时,八旗、绿营一触即溃,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成为王朝中兴之绝对主力。湘军及其分支淮军,并非国家正规武装力量,私人色彩非常浓厚。湘军、淮军将官由统帅选拔,士兵由将官招募,分成各“营”;各“营”士兵只知有将官,不知有国家。换句话说,湘军、淮军就是军阀,是潜在的割据力量,这注定他们悲惨之历史命运,要么灭了朝廷,要么被朝廷给废了。
太平天国|追杀太平军到甲午惨败,为何湘军、淮军战力下滑这么快?
文章插图
湘军、淮军是私人军队,直属于曾国藩、李鸿章,不听从中央号令,形同唐朝中后期藩镇军队。太平天国和“捻军”被剿灭后,湘军、淮军有两条路可走,曾国藩要么号召大伙“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汉族政权,要么就自动裁撤所属武装力量,自废武功。考虑到年事已高、后代无人才,且列强虎视眈眈,曾国藩主动响应清廷号召,攻克南京后将“吉自营”解散三分之二,只留下两万余人用来攻杀北方“捻军”;鲍超所部“霆军”则被李鸿章找茬子,清朝乘机将其全部解散。“吉字营”、“霆军”是湘军的绝对主力,尤其是“霆军”,野战水平晚清第一,无人能与之争锋,如今被裁撤,曾系湘军已经作废。李鸿章淮军呢?攻杀“捻军”之后也大规模裁撤,只是因为边疆出现危机,裁撤速度才有所放缓,但也不复当年之强盛。可以说,甲午战争爆发时,湘军、淮军已不是当年那支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