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李鸿章的“武器制胜”,晚清官员“好奇喜新”,花再多钱也无用

前言:清朝晚期,曾经数次与世界列强交战皆败,不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也好,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好,很多力图救国之人在思考其战败的原因时,发现武器装备的差距过大俨然成了战争失利的主要因素,当然这不能否认,洋枪对长矛,失败是自然。

喜新|李鸿章的“武器制胜”,晚清官员“好奇喜新”,花再多钱也无用
文章插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统治者真正认识到了装备上的差距,开始奋起直追。原因也很简单,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打入了北京,彻底把腐朽的大清打怕了,也打醒了。灭国之危,近在眼前发生时,再愚蠢的统治者也会思考其原因,大臣们也开始寻找战争失利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喜新|李鸿章的“武器制胜”,晚清官员“好奇喜新”,花再多钱也无用
文章插图
而李鸿章就是最先觉醒的这批人之一,也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在李鸿章仔细研究过战败的原因,以及俄国跟日本的崛起之后,他发现先进强大的武器是站起来的根本原因,像是以前的列强不过都是区区海外蛮夷,自从有了这先进的武器装备后,打的大清近乎灭国,还有日本、俄国以前战斗力还比不过大清,自从学了西方列强的枪炮技术,自己也能慢慢制造一些,也能跟这些列强称兄道弟了,由此可见武器先进度是主要原因,而这套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武器制胜”论,意思就是武器越新越先进,就能打胜仗,就能变强大。

喜新|李鸿章的“武器制胜”,晚清官员“好奇喜新”,花再多钱也无用
文章插图
在这种发现战败原因的情况下,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武器换代开始了,最早是从英国购置军火,后来发现英国的不仅贵而且质量还没有德国的好,于是开始大量转向德国购买。自公元1861年起到1890年左右,这三十年的时间里,从各国采购的武器多种多样,例如克虏伯炮、马梯尼枪等等,还有北洋海军的定远舰等主力战舰也是从德国定制的。效果显著,各地“好奇喜新”等到时间到了1890年之后,清朝的武器装备差距算是能与西方列强持平了,就算不如西方的精锐,也绝对没有“代差”这种差距。购买了这么多先进武器,取得的效果自然也是显而易见,在对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的镇压中,这些武器都保持了绝对的先进性,自然在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喜新|李鸿章的“武器制胜”,晚清官员“好奇喜新”,花再多钱也无用
文章插图
由于同治帝以后,清政府对各地的控制减弱,政治体制慢慢从原来的中央集权变成了各督抚专权,什么练兵、筹饷、搞洋务运动基本都是各督抚自己搞自己的,眼看李鸿章的军队有了先进武器成了全国军队中的精锐,各督抚也眼红。于是在“武器制胜”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好奇喜新”的局面,各官员要么不喜新,但是一旦喜新起来势头根本控制不住,世界出了什么先进装备,不用考虑标准,先买下来再说,只要是先进的,就能打胜仗。中堂大人的话没错,我们就是吃了武器装备差的亏,这时的清朝官员想的是只要囊括世界上的先进武器,自然就会变得强大。但是就在大臣拼了命地想补齐装备差距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是无法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