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希瓦可汗的背信弃义和残忍,导致了希瓦汗国的悲惨结局!
第一个把目光投向印度的沙皇是彼得大帝。他深刻意识到,由于蒙古几个世纪的统治,俄罗斯极端落后,很容易遭受攻击。因此,他决定不但在经济和社会上追上其他欧洲国家,还要在军事上迎头赶上。为此他需要大量资金,但与瑞典及土耳其同时进行战争,国库已被消耗一空。就在此时,碰巧从中亚传来消息,说阿姆河畔有储量丰富的黄金,但那一地区偏远危险,此前很少有俄国人或欧洲人涉足。彼得还从俄国旅行家那里听说,在中亚沙漠和群山的另一端是富饶的印度。他知道,他的欧洲对手们特别是英国已经通过海路大规模攫取了这些财富。彼得的脑海中现在酝酿了一个计划,他既要获得中亚的黄金,也要分享印度的财富。其实在几年前,地处阿姆河畔沙漠中的希瓦汗国穆斯林君主就曾联系彼得,希望他帮助镇压希瓦国内不听话的部落。作为回报,希瓦愿意成为俄罗斯的附属国。当时彼得正忙于内部和欧洲事务,对中亚毫无兴趣,把希瓦君主的建议抛到九霄云外。但现在彼得意识到占有希瓦意义重大,因为这个汗国就坐落在俄罗斯通往印度的中途,可以作为进军的桥头堡。俄国的地理学家们可以把这个汗国作为基地去搜寻黄金,俄国商队也可以此为中转驿站,把从印度满载而来的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奢侈品销往俄国国内和欧洲各地。通过开拓陆路交通,彼得可以取代目前需花费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从印度到俄国国内的海上交通。此外,一个友好的汗国君主甚至可能为商队提供武装护卫,这将为俄罗斯节省一笔高昂的军费开支。
文章插图
彼得决定派遣一支军事装备完善的远征军前往希瓦,对可汗当年发出的要约作出迟到的承诺;作为回报,可汗将获得俄国部队的永久保护,他和子孙对汗国王位的继承权也将得到保障。如果希瓦君主已经改变初衷或是目光短浅到胆敢抵抗彼得的部队,那么远征军的重炮就要把希瓦汗国这座中世纪的土城夷为平地,并让希瓦可汗彻底清醒过来。一旦征服希瓦后(最好是通过和平方式),俄国就将立即开始寻找黄金和开辟通往印度的商路交通。这就是彼得的设想。他选中亚历山大·别科维奇(Alexander Bekovich)亲王来率领这支远征军。别科维奇曾是高加索地区的一位穆斯林王子,后来皈依基督教,当时是皇家近卫骑兵团(Elite Life Guards Regiment)的军官。考虑到他的穆斯林背景,彼得认为别科维奇是应付东方人的最佳人选。这支部队由四千人组成,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和一些俄国商人,另有五百匹马和骆驼。
文章插图
别科维奇在这一荒凉地区面临诸多障碍,除了四处游弋、充满敌意的土库曼部落外,还有横陈在里海东岸和希瓦汗国之间宽达五百英里的广袤沙漠。远征军和将来从印度归来的商队都必须要穿越这片沙漠。就在这时,一个友好的土库曼酋长提供了帮助。他告诉彼得,许多年前阿姆河是注入里海的,而不是今天的咸海,现在的河道是被当地部落利用水坝变更过来的。彼得认为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他的工程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那些水坝并将河道恢复原状。那样的话,来往于印度和俄罗斯的商旅就可以大量使用水路而不必穿越危险的沙漠了。随后又有一份俄罗斯侦查报告称,已在离里海海岸不远的地方找到所谓阿姆河的旧河道,彼得的这一设想突然就变得更加可行了。在庆祝完东正教复活节后,别科维奇率领他的部队于1717年4月从里海北岸的阿斯特拉罕扬帆起航。这支由100多艘小船组成的舰队满载一年的给养穿过这个内陆海。但一切都比预计的耗时要长,直到当年6月他们才抵达沙漠一端,再向东直取希瓦。这时他们开始遭受极端炎热和干渴的折磨,并因为中暑和其他疾病而减员。同时他们还不得不极力摆脱那些四处劫掠并意图阻滞他们前行的游牧部落。现在已无法冒着沙皇盛怒的风险走回头路了,远征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希瓦前进。经过两个多月的沙漠行军后,他们终于在8月中旬到达离希瓦首都只有几天路程的地方。
- 国内寡头横行,女性出卖身体生存,乌克兰为何还与俄罗斯死磕到底
- 俄罗斯可以收回克里米亚,那么我们能收回“外蒙古”么?
- 俄罗斯第一夫人,为何与普京离婚?倾国倾城,惹人爱
- 历史上,俄罗斯对欧洲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说西方永远不会放过它?
- 俄罗斯科幻战争大片《边境迷雾》将于3月12日全国上线
- 为何说俄罗斯最大的威胁并不是美国,而是来自内部呢?
- 后突厥汗国的兴亡:(五)默啜可汗的末日,唐朝迎来复仇的机会
- 俄罗斯最大的痛:没有一个完整的出海口
- 为何俄罗斯的“兄弟”,都很穷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 为何很多中国人并不喜欢俄罗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