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调集5个团,在反扫荡中实施伏击,一次性干掉日军400人


刘伯承调集5个团,在反扫荡中实施伏击,一次性干掉日军400人
文章图片
(电视连续剧《刘伯承元帅》)
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 目标直指八路军首脑机关 。 刘伯承突围转移 , 最初他想去涉县东部的大山谷 , 那里地势险峻 , 山间几无路径可寻 , 是真正的安全地带 。
可是与转移北面一样 , 敌人难道就不知道东部是个好去处 , 八路军会加以利用?如果让日军察觉到师部在东移 , 他们只消在邯长路以东堵截或尾击一下 , 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
刘伯承传令回头向南 , 朝着西岗方向前进 。 命令虽然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 , 但很多人还是一边走一边嘀咕 , 不知道为什么不往北去 , 反而往有日军大部队的南面走 。
刘伯承调集5个团,在反扫荡中实施伏击,一次性干掉日军400人】队伍快到西岗时 , 刘伯承突然又下令东折 , 向邯长路前进 。 在越过邯长路后 , 他们转入了东部大山谷 。
众人这才明白 , 南行不过是要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

刘伯承调集5个团,在反扫荡中实施伏击,一次性干掉日军400人
文章图片
追根溯源 , 刘伯承指挥师部转移时的虚虚实实 , 更多应该是来自于他在长征时的经验 。 从长征走过来的老红军大多擅长此道 , 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一本领 , 他们才能在各种围追堵截中生存下来 。
如今刘伯承把过往的经验总结运用到了反“扫荡”之中 , 他还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语录进行了概括——“形人而我无形” , 以无规律对有规律 。
11月9日 , 日军第三十六师团5000余人奔袭黄崖洞兵工厂 , 遭到了总部特务团的顽强阻击 。 双方鏖战八昼夜 , 日军未能达成奔袭目标 , 只得在风雪交加中撤往黎城 。
刘伯承判断日军斗志已衰 , 又有恶劣气候天气可资利用 , 于是决定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伏击战 。
伏击地点选在了三十亩东山至长畛背一线的谷地里 。 这一段长达十几里 , 唯一的通道就延伸在低谷里 。 道路两侧稍远的地方就是山坡 , 山坡上陡下缓 , 便于伏击时隐蔽和发挥火力 。

刘伯承调集5个团,在反扫荡中实施伏击,一次性干掉日军400人
文章图片
刘伯承从三八六旅、三八五旅、新一旅中调集了5个团用于设伏 , 东山之上 , 埋伏的八路军满山都是 。 11月19日早晨 , 下着雪 , 9点钟的时候日军先头部队通过 , 伏击部队把他们放了过去 , 没有打 。 过了半个小时 , 日军大队人马进入了伏击圈 , 随后两侧山坡上的火力齐开 , 枪声响成一片 。
日军因为处于谷底 , 地形不利 , 所以吃了大亏 。 战后三十亩村的老百姓还在谷底看到一堆堆的带血棉花 , 那都是日军给伤员包扎用的 。
仗一直打到第二天黎明 , 被伏击的日军残部沿着一块地沟突围逃掉了——刘伯承原计划在西山上也埋伏一支部队 , 实施双向伏击 , 但因为下雪路不好走 , 部队未能及时赶到 。 否则的话 , 还可全歼这股日军 。